径山茶大全网

男子听戏梦境揭秘:白衫小厮的预警之谜

发表时间: 2024-11-20 12:00

男子听戏梦境揭秘:白衫小厮的预警之谜

听戏惊魂夜

在南方的一座古城里,有条热闹非凡的老街,名叫柳河街。

柳河街上有个出了名的戏园子,名叫“凤鸣园”,园子里头唱的是地道的昆曲,那调儿婉转得能勾人魂魄。

每到夜幕低垂,戏园子里便灯火通明,丝竹声声,吸引着各路戏迷前来捧场。

今儿个,咱要讲的就是一个跟这凤鸣园有关的诡异故事。

进了戏园子,李柱子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好茶,悠闲地等着开场。

这凤鸣园装潢得古色古香,木质的雕花座椅,红绸布铺面,台上戏服华丽,演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唱腔悠扬,动作柔美,直看得李柱子入了迷。

那夜,凤鸣园唱的是一出《牡丹亭》,讲的是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戏文里头的情深意切,直教李柱子感同身受,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几出戏唱罢,已是月上柳梢头,李柱子喝得微醺,心里头那个痛快,便决定在戏园子里对付一宿,明日再返程。

戏园子的老板见李柱子是个爽快人,便安排他住在了后院的厢房里。

那厢房挺宽敞,里头摆着一张雕花大床,窗户上糊着窗花纸,透进来斑驳的月光。

李柱子洗漱完毕,往床上一躺,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梦里头,李柱子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像是戏园子的后台,又像是某个古宅的庭院。

四周雾气蒙蒙,白茫茫一片,只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李柱子正疑惑间,忽然听见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衫的小厮,手里提着一只灯笼,正缓缓走来。

那小厮脸色惨白,嘴唇无色,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柱子心中一紧,想喊却喊不出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厮越走越近。

“快逃命,别迟疑!”小厮的声音尖锐而急促,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

李柱子一愣,刚要开口询问,小厮却忽然消失了,连同那几盏灯笼,一并消失在迷雾之中。

李柱子猛地惊醒,发现自己仍躺在厢房的床上,窗外月光如水,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他摸了摸额头,满是冷汗,回想起刚才的梦境,心中一阵发毛。

李柱子是个不信邪的人,心想不过是做了个梦,没啥大不了的,便翻了个身,打算继续睡。

可就在这时,他隐约听见窗外传来了一阵唱戏的声音,那声音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听得人心里直痒痒。

李柱子再也睡不着了,他披上衣裳,悄悄走到窗前,轻轻挑开窗花纸,向外望去。

这一望,可把他吓得差点没尿裤子。

只见院子里不知何时竟搭起了一座戏台,台上灯火通明,几个穿着戏服的人影正在唱戏,而那领唱之人,正是梦中见过的白衫小厮!

李柱子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去,却发现那戏台和唱戏的人影竟渐渐模糊,仿佛被一层雾气笼罩,越来越看不清了。

他心中骇然,心想这大半夜的,戏园子里咋会有唱戏的?

还唱得这么诡异?

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李柱子打了个寒颤,忽然觉得脖子后面一阵发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

他猛地回头,只见黑暗中一双绿油油的眼睛正闪烁着,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妈呀!”李柱子大叫一声,差点没瘫在地上。

他定了定神,壮着胆子,摸黑点亮了油灯,抄起一根木棒,小心翼翼地走出厢房,打算探个究竟。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那隐约的唱戏声还在耳边回荡。

李柱子循着声音,来到了那座戏台前。

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再次惊得目瞪口呆。

戏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几件孤零零的戏服散落在地,而那盏灯笼,正静静地躺在台角,灯芯已灭,只留下一股淡淡的烟味。

李柱子咽了口唾沫,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环顾四周,只见戏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格外阴森,仿佛随时会有什么东西从暗处窜出来。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院传来,李柱子吓得一激灵,赶紧躲到了戏台后面。

不多时,只见几个戏园子的伙计提着灯笼,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喊着:“不好了,出大事了!

老板不见了,戏服也乱成一团!”

李柱子一听,心中咯噔一下,心想这戏园子里果然有古怪。

他悄悄地跟在那几个伙计身后,只见他们来到了前厅,一番搜寻后,仍不见老板的踪影。

其中一个伙计叹了口气,说:“今晚这戏唱得邪门,怕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另一个伙计附和道:“是啊,那白衫小厮的唱腔,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还有那些戏服,咋会自己跑到台上去呢?”

李柱子听在耳里,心中越发不安。

他回想起梦中的情景,那小厮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快逃命,别迟疑!”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必须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正当他打算悄悄溜走时,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从大门外传来。

紧接着,一个颤抖的声音喊道:“开门,快开门!

我是老赵,我回来了!”

李柱子一听,心中一喜,心想这老赵是戏园子的常客,跟老板交情不错,他回来了,或许能解开这谜团。

可当他跟着伙计们跑到大门口时,却再次愣住了。

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阵寒风呼啸而过,吹得门板哐当直响。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柱子结结巴巴地问道。

一个伙计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老赵今天下午就离开了,说是有急事要办,今晚是不会回来的。”

李柱子一听,心里更加发毛,心想这戏园子里果然不干净,连人都开始“鬼打墙”了。

他再也不敢逗留,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溜出了戏园子,一路狂奔,直到天亮才敢停下脚步。

这一路奔逃,李柱子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他不明白,为何会做那样一个诡异的梦,又为何会在戏园子里遇到如此离奇的事情。

更让他不安的是,那白衫小厮的话,仿佛仍在他耳边回荡,提醒着他,危险仍在继续……

打定了主意,李柱子便打算回城里,找个客栈先住下,等天亮了再好好琢磨琢磨。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从老槐树的枝叶间传来。

那声音听起来挺瘆人的,像是啥东西在黑暗中蠕动。

李柱子心里一紧,手里头的汗立马就下来了。

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老槐树,生怕从里头窜出个啥玩意儿来。

就在这时,那“吱吱呀呀”的声音忽然停了,紧接着,一个白影从树顶上飘了下来,正好落在李柱子面前。

李柱子定睛一看,差点没魂飞魄散。

只见眼前站着的,正是那梦中见过的白衫小厮,脸色惨白,嘴唇无色,一双眼睛绿油油的,仿佛能洞察人心。

“你……你咋追到这来了?”李柱子结结巴巴地问道,腿肚子直打颤。

白衫小厮没回答,只是用那双绿油油的眼睛盯着李柱子看,看得他心里直发毛。

过了好一会儿,小厮才开口说话:“你命不该绝,我特意来给你指条明路。”

李柱子一听,心里头那个疑惑啊,跟吃了苍蝇似的,咋也咽不下去。

他心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咋一个梦里的小厮,还跑到现实里来了?

还说得这么神乎其神的?

小厮似乎看出了李柱子的疑惑,叹了口气,说:“实话告诉你吧,我其实是凤鸣园里的一名戏子,因着得罪了园子里的一个厉鬼,才被困在这戏园子里,夜夜唱戏,不得超生。

那厉鬼凶猛异常,凡是进过戏园子的人,都得被她纠缠,除非……”

说到这儿,小厮忽然停了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柱子,仿佛在等啥似的。

李柱子被小厮看得心里直发慌,忍不住催促道:“除非啥?

你倒是快说啊!”

小厮叹了口气,说:“除非你能找到一件信物,去请一位高人,才能救我出苦海,也能让你免受这厉鬼的纠缠。”

“啥信物?

啥高人?”李柱子追问道。

小厮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柱子,说:“这就是信物,你拿着它,去城北的月牙湖,找一位叫‘铁拐李’的道士。

他法力高强,定能帮你除掉那厉鬼。”

李柱子接过玉佩,心里头那个乱啊,跟麻团似的,咋也理不清。

他心想,这事儿咋越来越玄乎了呢?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先找到那位铁拐李道士,再说吧。

打定了主意,李柱子便辞别了白衫小厮,一路向北,直奔城北的月牙湖而去。

那月牙湖离城不远,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是个挺不错的地方。

李柱子到了湖边,便开始打听铁拐李道士的下落。

他问了几个路人,都说不知道。

正当他心生绝望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从湖边的树林里传来。

那声音听起来挺耳熟的,像是在哪儿听过似的。

李柱子想了想,忽然一拍大腿,心说这不是凤鸣园里唱戏的调儿吗?

他循声而去,只见那树林里有一座小木屋,木屋里透出微弱的灯光,琴声就是从那儿传来的。

李柱子走到木屋前,轻轻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身穿道袍,手持古琴的老者走了出来。

那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慈祥,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柱子一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心想这八成就是铁拐李道士了。

他赶紧上前,说明了来意,并把那块玉佩递给了老者。

老者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说:“没错,这正是我要找的东西。

你跟我进来吧。”

李柱子跟着老者进了木屋,只见屋里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子仙气。

老者让李柱子坐下,然后泡了一壶茶,跟他聊了起来。

原来,这铁拐李道士,早年曾游历四方,降妖除魔,立下了不少战功。

后来,他隐居在月牙湖畔,潜心修道,不再问世事。

不过,他心里头始终挂念着凤鸣园里的那只厉鬼,想找个机会除掉她,以绝后患。

“那厉鬼原本是凤鸣园里的一个戏子,因着情场失意,便自杀身亡。

她的怨念太重,死后化作厉鬼,徘徊在戏园子里,纠缠着每一个进园子的人。”铁拐李道士叹了口气,说,“我本想直接去找她,可又怕打草惊蛇,让她跑了。

所以,我一直在等,等一个能拿着这块玉佩来找我的人。”

李柱子一听,心里头那个惊讶啊,跟吃了辣椒似的,火辣辣的。

他心想,这事儿咋这么玄乎呢?

咋自己就成了那“天选之人”了呢?

不过,惊讶归惊讶,李柱子心里头还是挺高兴的。

毕竟,找到了铁拐李道士,就意味着自己终于能摆脱那厉鬼的纠缠了。

他赶紧向道士道谢,并请求他赶紧出手,除掉那厉鬼。

铁拐李道士微微一笑,说:“不急,不急。

那厉鬼狡猾异常,咱们得好好计划一番,才能将她一网打尽。”

说罢,铁拐李道士便开始跟李柱子商量起对策来。

他们商量了好一阵子,直到天色渐暗,才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

李柱子听了,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厉鬼被除掉的那一刻。

当夜,铁拐李道士带着李柱子,悄悄来到了凤鸣园外。

只见园子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仿佛啥事儿也没发生过似的。

李柱子心里头那个疑惑啊,跟吃了苍蝇似的,咋也咽不下去。

不过,他也没多想,毕竟,眼下最重要的是除掉那厉鬼。

铁拐李道士让李柱子在园子外头等着,自己则悄悄溜进了园子里。

不一会儿,园子里便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夹杂着戏子的尖叫声和乐器的摔砸声。

李柱子在外面听得心惊胆战,生怕道士有啥闪失。

过了好一会儿,打斗声才渐渐平息。

只见铁拐李道士一脸疲惫地从园子里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那人头面目狰狞,正是那厉鬼的模样。

“好了,这下总算把她除掉了。”铁拐李道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你也可以安心回家了。”

李柱子一听,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仿佛吃了蜜似的,甜滋滋的。

他赶紧向道士道谢,然后辞别了道士,一路向北,踏上了归途。

从此以后,李柱子再也没去过那座古城,也没再去过凤鸣园。

不过,他时常会想起那晚的经历,想起那位神秘的白衫小厮和那位法力高强的铁拐李道士。

每当想起这些,他心里头都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神秘和幻想的夜晚。

李柱子从那晚之后,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原先那股子爱凑热闹、闲不住的劲儿,慢慢被一种沉稳所取代。

他不再东奔西走,而是选择在家乡的小城里,开了一家杂货铺,过起了安稳的日子。

杂货铺不大,却啥都卖,从针头线脑到烟酒糖茶,一应俱全。

李柱子待人热情,东西也实惠,没几年,杂货铺就在小城里有了点小名气。

大家伙儿都愿意来他这儿买东西,顺便听听他讲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不过,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李柱子从未讲过的秘密,那就是关于凤鸣园和铁拐李道士的往事。

这个秘密,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时常夜不能寐。

每当夜深人静,李柱子就会独自坐在杂货铺的后院,望着满天星斗,心中五味杂陈。

他时常想起那晚的惊险,想起铁拐李道士的恩情,也想起那个神秘的白衫小厮。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摆脱了厉鬼的纠缠,还是只是暂时躲过了一劫。

这种不安,在李柱子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再去一趟凤鸣园,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为自己心中的疑惑找个答案。

于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李柱子悄悄离开了杂货铺,踏上了前往凤鸣园的征途。

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皮帽子和手套,尽管如此,刺骨的寒风依然像刀割一样刮在他的脸上。

不过,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他的脚步。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到答案。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李柱子终于来到了凤鸣园的废墟前。

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原本繁华热闹的戏园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残垣断壁间,依稀还能看出当年的辉煌。

而铁拐李道士,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个秘密。

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凤鸣园,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厉鬼除掉。

那晚,他之所以选择李柱子作为帮手,其实是因为他看出了李柱子身上的正气和勇敢。

他知道,只有李柱子,才能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

想到这里,李柱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他感激铁拐李道士的救命之恩,也敬佩他的智慧和勇气。

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个伟大的行动中而感到自豪。

就在李柱子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

那琴声听起来如此熟悉,仿佛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的。

他循声而去,只见在一个破败的角落里,一位身着白衫的小厮正静静地坐在那儿,弹奏着古琴。

李柱子定睛一看,心中大惊。

这不是那晚在梦中见过的白衫小厮吗?

他怎么会在这里?

难道自己又做梦了吗?

就在这时,白衫小厮抬起头,用那双绿油油的眼睛看着李柱子,微微一笑。

他说:“你终于来了。”

李柱子愣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

白衫小厮似乎看出了他的困惑和不安,便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都在这里等你。

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疑惑和不安。

不过,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那厉鬼已经被除掉了,你也可以安心地过你的日子了。”

李柱子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觉得自己仿佛得到了某种解脱和安慰。

他向白衫小厮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凤鸣园。

从那以后,李柱子再也没有去过凤鸣园。

不过,他时常会想起那晚的经历和那个神秘的白衫小厮。

每当想起这些,他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力量。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杂货铺老板了。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经历过生死、见过世面的人。

而杂货铺里的故事,也因为李柱子的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时常会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融入到故事中,让大伙儿听得如痴如醉。

大伙儿也时常会问他:“柱子啊,你到底是咋从那晚的事儿里走出来的啊?”

每当这时,李柱子就会微微一笑,然后说:“其实啊,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知道的是,只要心中有正气和勇气,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就这样,李柱子和他的杂货铺,在小城里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而那些关于凤鸣园和铁拐李道士的传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淡忘。

不过,对于李柱子来说,那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