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大全网

揭秘明朝中期跨越七省的农民起义真相

发表时间: 2024-12-17 07:26

揭秘明朝中期跨越七省的农民起义真相

在明朝中期,曾经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持续时间为三年,曾经波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七省。

但对于这场农民起义,大家似乎都非常陌生,很多明朝类的历史书籍中也很少提及,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和遗忘。

明朝正德年间,河北霸州刘六、刘七起义!

明朝中叶之后,中央政府为了保证边军战马的供应,明朝便强令河北一带的农民充当马户,负责帮助朝廷饲养战马,所以河北一带的马户便要承受沉重的徭役负担。

因为农民既要帮朝廷饲养战马,如果饲养的战马死亡或伤残,这些马户必须要承担巨额的赔偿,同时农民们还要继续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农业生产。

双重压迫下,这些马户的日子就非常难过,有些人不得不“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苦不可言”。

到了正德年间,河北的马户们苦不堪言,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造反便时有发生。

正德四年(1509年),大太监刘瑾御史宁杲任“捕盗御史”,负责到河北一带镇压农民起义,宁杲采用极其残酷恐怖的高压手段,血腥地镇压和屠杀农民起义军,动辄搞连坐法,搞得河北一带风声鹤唳、恐怖的气氛笼罩在河北上空,百姓们被压迫地终于无法忍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河北霸州文安人刘六、刘七兄弟终于揭竿而起,正式举起了反抗明朝的大旗。

刘六(刘宠)、刘七刘宸)都是霸州的马户,也常年深受官府的欺压,后来和一帮贫苦的马户当起了打家劫舍的响马盗贼。

宁杲来到霸州后,刘六、刘七的很多家属惨遭杀害,他们的重要干将齐彦名也被捕入狱,刘六兄弟一怒之下,直接攻打安肃县城,救出了齐彦名,正式宣布起义,反抗明朝的统治。

刘六起义后,又联合了另一支杨虎率领的起义军,实力大增,开始攻城掠地。

七月,起义军兵分两路,西路由杨虎、赵邃、刘惠率领,挺进河南山西,东路由刘六、刘七,齐彦名率领,在河北、山东作战。

虽然起义军都是一些贫苦的马户,根本没有太多军事作战经验,但由于他们拥有大量的战马,作战机动性很强,起义初期,声势浩大,接连击败明朝军队,一个多月时间,既然攻克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带的数十州县,令明朝政府一度十分震惊。

正德皇帝虽然年幼贪玩,但他也知道自己的眼皮底下有一帮人在造反,对他的皇帝宝座构成了威胁,必须尽快解决掉,于是便派遣右佥都御史陆完率宣府、大同、延绥三边总兵率边关精锐入关攻打农民军。

九月,两路起义军汇合合霸州,又挥师北上,准备直接攻打北京城

正德皇帝大为恐慌,立即调集重兵保卫北京城,起义军见明军势大,便向东迂回,连克山东半岛数十城,在济宁击败明军追击,活捉工部主事王宠。

十一月,起义军继续分兵作战,杨虎等人南下攻略河南、江淮,而刘六兄弟还是留在河北、山东作战。

留在河北、山东的刘六准备绕过临清,继续攻打北京城,但明军也早有准备,派遣涿州通州良乡驻军守卫京师,刘六见明军有防备,便声东击西,转战雄州易县等地,发挥起义军机动性强的优点,又急速南下,进入河南。

明朝以副都御史彭泽提督军务,以咸宁仇钺为平贼将军,统率在晋陕守边的延绥、榆⁤林诸路军马开进河南,和陆完所部形成对起义军的包围之势。

但刘六确实厉害,他利用起义军灵活机动的特点,又风驰电掣般跳出了明军的包围圈,再度北上,第三次逼近北京城,搞得陆完也惊慌失措,命明军紧紧追赶起义军,狼狈不堪!

同时,杨虎的西路军也在河南、江淮一带活动,很快刘六、杨虎两路大军再度在山东一带会师,人数达到数十万,活动范围波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广南直隶江西等地。

由于起义军机动作战能力极强,搞得明军晕头转向,疲于奔命,完全找不到起义军。

-------------------------------------------------------------------------------------------------------

正德皇帝大为震怒,一帮马户泥腿子居然把明朝正规军玩得团团转,实在有些丢人现眼,有损皇家脸面,所以杀鸡必须要用重量级牛刀!

明朝命太监谷大用提督军务,除加派京营精锐部队以外,又增调宣府、大同、延绥守边的军队进入山东镇压起义,为了对付刘六、刘七等起义军,正德皇帝动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真所谓空前绝后!

皇帝动怒了,后果很严重,刘六起义军面对明军的重重围剿,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于是起义军继续分兵作战,杨虎、赵邃、刘惠为一路,刘六、刘七、齐彦名为一路,两路大军,时分时合,转战于河北、山东等地。

杨虎的起义军在正德六年,从山东南下,进入江苏境内,‍但在攻打宿迁时,杨虎战死,余部由刘惠、赵邃率领,继续斗争,转战于河南、湖北一带。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杨虎起义军处境日益艰难,连续被明军击败,最后败走湖北应山,赵邃化妆僧人出逃,被明军抓获,送往北京处死,刘惠在率残部逃亡时,身负重伤,自缢而亡,这支起义军全军覆灭。

杨虎的起义军失败后,刘六刘七起义军的处境也十分窘迫,成为孤军奋战。

刘六曾经北上又深入过霸州一带,但由于明军防御严密,只能再度南下山东、河南一带。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七月,刘六进入湖广一带,但在汉口之战中,刘六中箭身亡,刘七、齐彦名率残部沿江而下,来到江苏南通⁩狼山一带。

陆完对刘七残部紧追不舍,八月,明军围攻起义军最后的据点狼山,刘七、齐彦名、先后战死,刘六刘七起义军最终宣告失败!

------------------------------------------------------------------------------------------------------

明朝正德时期的这场刘六、刘七农民起义,时间为三年,跨度范围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七省,鼎盛时期人数达到二十多万,而且还三度逼近北京城,无论规模人数范围,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和明朝末年陕西的流民起义相媲美。

但非常奇怪的是,很多明朝方面的史料对于这场农民起义似乎没太当回事,记载的内容也非常简单,聊聊几笔,非常的轻描淡写!好像明朝历史上,似乎没有发生过这场农民起义。

就连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没有提及正德年间刘六、刘七的这场农民起义,实在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