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4-06 19:00
记者:周霞
今天下午,浙江省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11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通报:4月6日0-15时,我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宁波北仑区1例、余姚市1例,温州苍南县1例,嘉兴海宁市8例、桐乡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例,其中杭州上城区1例、余杭区1例,嘉兴海宁市18例。
自3月3日以来,我省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3例(轻型293例,普通型29例,危重型1例:在衢州市人民医院,目前病情稳定),其中:杭州市70例、宁波市26例、温州市7例、湖州市20例、嘉兴市86例、绍兴市6例、金华市6例、衢州市96例、舟山市2例、台州市2例、丽水市2例。
现有无症状感染者208例,其中杭州市32例、宁波市3例、温州市7例、湖州市4例、嘉兴市108例、金华市3例、衢州市43例、台州市1例、丽水市7例。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从疫情总体态势看,进入4月份,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呈暴发态势,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增长快速,疫情多点散发并局部聚集性暴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我省自身情况看,周边城市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多日突破新高,我们既要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防线,也要高质量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支援上海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方舱医院建设和保供等任务,工作要求更高。从疫情处置实践看,3月3日以来,我省近一个多月来连续发生的本土疫情已波及全部11个市,以省外周边城市输入为主、多点散发的态势更加明显,疫情起数和感染者数量均有增多趋势,批发市场、社区商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性和流动频繁的场所很容易成为疫情放大器。
据统计,近一个多月我省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中,超过九成是由省外输入直接引起的,其中跨省流动的大货车司机等人员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4月2日报告的嘉兴海宁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比对,为近期疫情高发的省外周边城市来浙人员引起的一起局部聚集性疫情。清明假期期间,全省共报告本土病例超百例,除嘉兴海宁、杭州余杭等地疫情正在抓紧排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外,其他疫情总体得到了及时管控,本轮104起本土疫情中,90起小于3人,应急处置管控有力有效,当前仍需高度关注社区扩散和外溢风险,从严从紧进行研判、排查、管控,逐一消除风险隐患。我们要充分认清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努力做到疫情发现更早、处置更快、措施更精准。
有记者提问,目前浙江多地都有散发病例,周边地区疫情也是持续不断,全省在交通运输保障方面的情况怎么样?怎么保证重点物资进得来、出得去?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嘉临: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给货物流通带来了一定影响,为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统筹做好道路货运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的工作要求,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在严密防范疫情的同时,全力做好医疗物资、重点生产生活物资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横向建立省直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会同省发改、经信、公安、商务等部门,协调解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重点物资的运输问题。纵向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和信息畅通,确保物资、车辆等各项保障任务高效落实。对外建立了省际协调沟通机制,其中重点是长三角区域的工作协同,与上海、江苏、安徽建立了会商机制,确保政策同步,实现省际间的通行证互认互通,并及时解决跨省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和突发情况。
二是做好应急运力的保障。为应对全省疫情防控局部管控造成的区域性企业运力紧张等问题,统筹全省运输车辆资源,储备了900余辆应急运力,一旦有突发情况或紧急运输任务可进行全省调配。
三是建立通行保障制度。为确保往返中高风险地区的民生、医疗和生产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实行通行证制度,并统一了全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的通行证的样式,由属地进行审核发放,保障我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出得去、回得来。截至4月5日,共发放通行证2374张。此外,为做好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服务保障,在相应服务区内为司乘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餐饮和防护物品等保障,保障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顺畅通行。
四是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省各市县市区都明确应急运输保障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同时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驾驶员有关防控政策咨询、通行受阻、运力紧张等问题。
来源:FM93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