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大全网

有机与荒野白毫银针:快速分辨指南

发表时间: 2024-03-25 15:30

有机与荒野白毫银针:快速分辨指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近期山上在采银针,采各种各样的白毫银针。‮

将它们的名字,逐一念一遍下来。

这一串长长的“菜名”,很难一口气完整读一遍。

它们是:2024荒野小米针、2024荒野银针、2024头采米针、2024高山银针、2024抛荒银针、2024有机米针、2024有机银针……

熟悉我们家产品的老茶客,一听到它们的茶名,便会感到亲切。

因为,多年喝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

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亲自尝试了多种银针的风味后,早早明确了自己的喜好。

认识一位浙南的茶友姐姐,她爱喝银针,并且只爱喝荒野银针。

从2016年的“荒针”开始,几乎每年必入,年年打卡。

早在新茶预定阶段,就定下了一斤今年的“荒针”。

但新茶友看到这些纷繁复杂的银针分类时,第一感觉是很震惊,怎会有这么多讲究?

“有机针、荒野针,抛荒针,它们既然都是银针,区别又在哪里?”

别急,看完这篇科普攻略文便能懂。

《2》⁤

有机银针,来自有机茶园。

有机茶不止是口头上说,自家茶园不施肥不打药那么简单,而是认证书。

获得权威部门颁发的有机证,才算有机茶。

且,在拿到证书后,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往后还有一年一检,每年进行年检。

由专业部门派发的工作人员,到相应有机茶园里,随机取样(土壤、茶鲜叶等样品)。

取样之后,再进行接近40多项的检查。

检验过关,才能继续颁发下一年度的有机证。

和普通茶园不同,有机茶园的日常管理,投入成本极大。

冬季不采茶,是茶树的休养生息季,我们会买一大⁤车的羊粪,到了路边后,再请人扛上山。

每袋羊粪,用厚实蛇皮袋包装着,重量在50斤左右,纯靠人力扛上山坡,再厚薄均匀地洒在茶园内。

老S给我们算过一笔账,每年光是撒羊粪的投入,能在闽侯全款买下一套45平的SOHO。

除此外,春季之前会洒下绿肥植物的种子,包括油菜花、紫云英等,它们的根系带有根瘤菌,能天然固定氮肥,对茶树生长有利。

到了夏季,还要插上黄色捕蝇板,间隔一米左右插一张,远拍下来,规模壮观。

遇上特别干旱的时候,比如,2022年的夏秋季大旱,还搭上了水管,浇水抗旱。

细说起这些年对这片有机茶园的投入,点点滴滴,都是故事。

言归正传,在精心有机管理下,产出来的有机银针和普通银针有何不同?

从采茶体验看,有机茶芽的芽身颜色,更偏嫩嫩的黄绿色,持嫩性更强。

芽身白毫丰富,比起荒野、抛荒的银针,芽头会更肥一些。

制出成品后,喝有机银针,重点感受的是茶香与茶味的纯净、清纯程度。

那一抹干净到极致的清爽滋味,空灵且鲜香,是其余白茶所不具备的魅力!

《3》

荒野银针,产量堪比茶界大熊猫。

在所有白毫银针里,荒野银针的产量极少。

因为荒野银针实在太难采摘了。

荒野茶,零散藏在深山野岭,日常没有任何人为干预。

无人修剪,无人施肥,无人浇水,无人除草。

物竞天择的野外环境,能诱发荒野茶树的拼搏本能。

根系不断往土壤内扎根、拓展,攫取更多的水分、养分等生长资源。

枝干不断向上延伸,与周围的林木竞争“采光权”。

一旦竞争失利,落后就会被淘汰,被其余灌木杂木取而代之。

由于荒野茶的生长特殊性,采茶过程极为艰难。

首先,进山跋涉路程远。

需要熟悉山路的人带路,队伍最前方的人,要一手拿砍刀,砍掉挡路的芒草灌木,一手拿着木棍打一打前方的草丛。

提前打草惊蛇,不然走过那些杂草比膝盖还高的路段时,谁也没法保证,一脚踩下去,会不会踩到某条滑溜溜的动物。

其次,荒野茶树分布零散。

好不容易走到荒野茶树近前,采下这一处的三、五丛之后,又要继续前行。

前往下一处目的地,继续采摘。

不像采集连片的台地茶园那般省事。

最后,荒野茶没有修剪,高处茶芽难以采摘。

如果没法压低树枝,只能爬上树。

爬上树干后,等脚下站稳,一手扶稳,才能空出一手去采摘。

总之,采摘荒野银针的全过程,处处充满艰辛与不易。

由于数量少、分布零散、发芽不密、采摘耗费人力与时间等种种原因,荒野银针的产量远比其它银针少。

但由于风味不俗,在老茶客心中,荒野银针拥有超高江湖地位。

闻茶香,荒野银针的茶香里,常见野花香、野草香。

毫香似干燥的野芦苇、野蕨菜那般,气息纯粹,带山林气。

沸水泡开后,汤面升腾而上的袅袅香气,一瞬之间,又能让人联想到采下多种新鲜野山菌子后,现场支起一口锅,煮出一锅野山菌的鲜美؜气息。

啜茶汤时,荒野银针的浆感很迷人。

哪怕小口啜入,汤水的野劲与刚劲,也十分有“咀嚼感”。

汤水醇厚劲道似米汤,醇柔与绵劲,合二为一,让人过喉难忘!

《4》⁧

抛荒银针,来自人为撂荒的茶园。

初入白茶圈,很多人分不清抛荒与荒野。

其实,抛荒茶与荒野的分辨,一点不难。

最主要的地方,看茶树分布规模。

抛荒茶园的前身,是人为种植的茶园,有明显人工种植痕迹。

茶树们像是排着队,齐齐整整,彼此之间保持着固定间隔。

而荒野茶
,而是生在野外,藏在深山,与杂草、灌木、高大林木为邻。

东一丛,西一丛,不成规模,没有人为种植痕迹。

很多时候,哪怕你走到近前,也拍不到荒野茶树的单人照,因为一旁的杂木实在太抢镜。

但抛荒茶树与荒野茶树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荒”,没有人为修剪。

荒野茶,从来没修过,野性难驯。

而抛荒茶前身是台地茶,由人为故意撂荒、抛荒,停止修剪,停止人为干预。

停止修剪后,茶树能恢复自然生长天性,不断长高。

我们拍下过对比照,抛荒茶树长得略高一些的,能到两米八、三米。

论发芽密度,停止修剪的抛荒茶,产出来的银针数量,不如台地茶。

但秉持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能从抛荒茶树下采摘下来的芽头,养分内涵更丰富。

比起普通银针,抛荒银针毫香更浓、汤感更醇、耐泡度更高。

并且,抛荒多年之后,抛荒茶树也能恢复部分野性。

类似经历十几年、二十年“野化”生活的家养动物那样,那股野性气息,逐年在递增。

喝白毫银针,论野草野花香,论汤感野劲,抛荒银针虽然不如真正的荒野银针。

但那股逐年递增的野性气息,也是普通银针所不具备的魅力!

《5》

看完这3种不同的高端银针,很多茶友会想到一个共同问题。

“它们当中,哪个更好?”

这很难分出胜负。

手心手背,同样都是肉。

白毫银针,是白茶圈内的天之骄子。

而荒野银针、有机银针、抛荒银针等,更是骄子中的骄子,是高端银针的代表。

彼此之间,各有闪光点。

若想感受纯粹、天然、纯净、空灵的鲜爽淳和,推荐喝有机银针。

想喝到浓郁的野劲气息,认定荒野银针肯定没错。

要是觉得,荒野银针的价格,有些超出预算,又想体会一番白毫银针的“野劲”为何物,入抛荒针正合适。

逐一认识,慢慢了解。

按需选择,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