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6 19:58
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关注一下药品集采质量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药品集采质量遭业界大拿联合质询事件,又出现了新的进展,在众多专家都在纷纷质疑为何药品集采之后,同样剂量的药品却出现了不能解决病患病症的情况,很多患者都无奈只能加大剂量服用,还有很多人反馈换了国产药之后,病情控制不稳定等等。
为此国家医保局也是联合多个部门专门开始调查此事,然而事情还在调查阶段,热心的网友们又发现了新的疑点,在国家药监局评审中心官网中发布了多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存在不同厂家同一品种药物数据雷同问题。这下子将药品集采风波再次掀起新的波澜。而药监局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事情究竟如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
就在本月24号,有网友发文称药监局官方的两类药品数据一样,怀疑药商数据造假,具体来说是涉及南京正大天晴与瑞士诺华子公司山德士lekpharmaceuticalsd.d的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湖北四环与远大医药的盐酸曲美他嗪片。
为此,当天下午,我国药监局公开发文道歉,称这是工作人员在编辑信息时弄错了2019年和2021年的相关产品数据,而不是这两种药本身存在问题,并且已经在第一时间修改错误信息。于此同时,南京正大天晴称公司产品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也不存在抄袭问题。
虽然目前药监局已经发文道歉,但这件事本身就不能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带过,有网友认为,要想真的消除公众疑惑,就应该进一步的对数据收集流程以及原始数据等问题进行公开回应,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体系的公信力。
而数据出错一事,也再次让社会公众的视线聚焦到现在的药品集采质量风波上。很多人认为大家现在之所以能够相信国产药的质量,就是因为药盒上的这个一致性评价标识,但是现如今,数据雷同一事却让这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话”。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网友开始用真身的例子来证明,现在很多药品的质量堪忧。比如做了手术,医院不让用止痛泵也不能打止痛针,护士只说让去外面的药房买布洛芬。还有在外科手术中,突然变更的新规定, 手术缝合线不能选择可吸收的缝合线,这就意味着,如果是大型手术,在缝合手术结束后,过一段时间还要再到医院拆线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这些在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似乎都与药品集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药品集采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价格,也就是说在同类药品当中,只有价格更低才能中标。那么质量问题如何保证?也有很多人开始质疑,便宜药真的有用吗?真的不是假药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能够进入到药品集采中的药,肯定都是好药,不是假药,因为我国医保局对于仿制药的药效与安全性的问题,已经作出了回应,“与原研药相比,集采仿制药的药效、安全性,都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因此可以说在安全性的问题上,大家是可以安全服用的。
但是这其中有没有药企对药品成分上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这就有待考量了。据有关专家分析,可能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仿制药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药效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另一种,就是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利润,在应付完检查之后,就偷工减料,利用国家政策,混水摸鱼扰乱了我国的医药市场。
总而言之,这场质量风波,归根到底就不是药品集采本身存在问题,而是药品质量本身存在漏洞,这应该是去质疑监管的失利与缺失。实际上药品集采给老百姓带来的实际优惠还是非常多的。毕竟很多人能够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药品集采把价格打下来了。这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并且还能有效的降低那些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还需继续等待。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