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大全网

白茶饼撬开后的存放技巧大揭秘

发表时间: 2022-04-10 14:27

白茶饼撬开后的存放技巧大揭秘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存茶,涉及不少细节。

有茶友问,撬开成两半的茶饼,还能继续存放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不仅是可以,而是必须要这么做。

因为不存,才会坏。

但未雨不绸缪,犹如低头不看路。

白茶饼的保存,不建议撬开拆散后存。

完整保存,同款茶饼尽量成批量储存,更利于白茶的后期转化!

《2》

存茶饼,要学会撬茶技巧。

说起来,撬饼还真是一项技术活。

有的茶友撬饼,那真是像新手炒菜。炒菜尚且是在大锅中,还有其被“蹂躏”的空间。

茶叶,就真的是在一饼之间被毫无章法的,手捏刀戳。

这样一来,要么力使不到位,茶叶纹丝不动。

要么免不了折腾出一些碎叶,茶饼上被撬开的地方,也是“伤痕累累”。

这些碎末,若只是零星一点还无伤大雅。

但一旦碎茶叶越积越多,不仅冲泡时容易落入汤水中,形成苦涩的味道。

茶饼中留下的碎末,在饼纸的包裹中也难以固定下来。

‬包装不严实,自然影响到后期的储存。

还有一种更夸张的撬法,是直接把茶饼一次性全部撬开。

这是图省事,强制性地把饼茶撬成了“散茶”。

但此“散茶”已非彼散茶。

因为从散茶到饼茶,是要经过严密的一系列压饼工序后才制作完成的。

在此过程中,零散的茶叶被规整到一起而形成完整的个体。

就像是用无数根丝线织造出的棉柔绸缎,它们被气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连同香气。

若轰然将它们一次拆散。

原本在饼茶内部聚集的茶气,会随着茶叶大面积撬开而散去。

且因为茶饼突然变“散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也随之呈倍数增长,水汽侵入茶叶的可能性也大幅度增加了。

所以说,如果一次性的将茶叶撬开,无异于化整为零。

《3᠎》

细看这种种撬茶手段,都不利于茶叶进行后期的团队保存和陈化。

那正确的撬茶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就是要选对工具。

像一些并不是专门用于撬饼的刀具,如菜刀、剪刀之类。

只怕伤了手还不一定能撬得出来呢,还是手下留茶,就此作罢吧。

要撬茶饼,一定是要使用茶针或茶刀。

选对了工具,然后便要开始最重要的活儿了。

任何事情都有有规律可言的,论撬饼,亦是。

通常茶饼侧面有茶梗分布的地方,会有不少的缝隙。

这个缝隙,就是撬饼的绝佳入口点。

以一块寿眉饼为例,将茶刀稳稳拿起。

找到茶饼侧面的空隙部位,顺着刺入点平行刺入,并尽可能地刺深入一点。

待到茶刀没过适量的位置时,轻轻向上抬起。

利用杠杆原理,让茶饼分离,最后快速地撬出刚好的茶饼薄片。

如此,白茶饼既可以轻松撬开,也不会失手捣出过多地碎末。

以完整的形态迎接后续的储存。

《4》

撬过后的茶饼存放“姿势”,其实就是普通白茶的存放方式。

白茶储存,通常分两种,短期存茶和长期存茶。

喜欢喝白茶的茶友,无论是为了招呼客人还是独自小酌,那都是要天天喝的。

所以,对于这类茶友来说,短期储存就很有必要了。

比如几个月就可以喝完的白茶饼,就可以使用密封的茶饼袋,进行临时的存放。

这种密封袋是专门为茶饼短期存放而设计的。

最外层是一层不透光的牛皮纸,里面则是一层铝制的膜⁩,二者共同起到遮光和防水的功用。

密封袋的袋口,还有密封条,操作方便的同时也严格控制了水汽进入的条‭件。

这样的茶饼袋,符合了茶饼存放需要的密封、安全、无异味的需求,可以放心储存。

但由于是存放撬开过后的白茶饼,所以一定要确认双手是干净清爽的,以防让异味和水汽侵入茶饼中,造成变质。

除此之外,取茶存茶之后,还要及时密封。

若撬好茶,忘记了把密封条拉上,让包装敞露着,长此以往必然受潮变质。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日常取茶,在开合的过程中,是会损耗茶饼袋的链条的。

所以虽然茶饼袋有遮光防潮的效果,但它所能发挥的存茶性能其实是有效的。

故而,若无法及早将茶饮用完毕,还是需要依靠长期储存法。

《5》

长期存茶,老生常谈。

撬开后的茶饼如果近期没有喝茶的打算,还是建议采用三层包装法。

通常情况下,三层包装分别是,铝箔袋、食品级塑料袋和五层厚的瓦楞纸箱。

对于长期存放白茶饼来说,这样的三层包装方法是最有利的。

一来,铝箔袋作为直接接触白茶的第一层,可以有效防止水汽和异味的进入。

其二,食品级塑料袋厚度足够,不容易破损,套在铝袋的外面,是坚实的第二层盔甲。

最后,选择五层厚的瓦楞纸箱,不仅能避光、避异味、避水汽,还可以在发生碰撞后,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无论是哪一层,都给白茶⁠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包装空间。

三层包装后,需要用胶带将纸箱缝隙密封,以防水汽从纸箱四周缝隙中进入。

然后离墙离地,将之放置在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环境中。

给予白茶一个安稳且适宜陈化的良好氛围。

做好大方向的存茶工作后,一些细节也要多加注意。

比如,避免屡次开箱检查。

长期存茶时会建议定期检查茶叶的储存情况,但这只是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时候,偶尔开箱。

而且定期开箱检查时,只需要查看塑料袋的内部。

根据有无水汽来判断陈化情况,不用全部打开。

若是频繁打开箱子,只会散发香气,并减缓白茶饼团队的陈化速度。

严重的,可能还会增加水汽进入茶饼内部的风险。

受潮变质也就是概率的问题了。

《6》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漫长而艰辛的岁月中。

是谁,从一片片茶叶演化成具有独特韵味的白茶饼。

像从其它风物里发出来的香味,尽显着与散茶的不同。

茶里煮着生活,茶饼也在暗地里独自生长。

撬开后的茶饼,并不是它最后的终点。

逢着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存茶方式。

将之妥善储存。等到再次邂逅,想必已是更美味的风味了。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