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大全网

江苏绿茶瑰宝:洞庭碧螺春详解

发表时间: 2025-04-07 06:21

江苏绿茶瑰宝:洞庭碧螺春详解

前言

我国传统的历史名茶基本是绿茶,以浙江江苏安徽为名优绿茶的经典产区。浙江绿茶目前是龙井白茶为代表,安徽有猴魁瓜片毛峰三个名优款,江苏绿茶非常多,王者一定是苏州洞庭碧螺春,作为一款清代康熙年间就闻名遐迩的绿茶,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绿茶在西湖龙井之下的第二把交椅。

今时今日,洞庭碧螺春的品牌价值、销量、产量、文化发展都有些落后,可以说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一方面是苏州对于洞庭碧螺春的管理推广不像杭州做得那么好、第二方面是苏州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东西山,是位于太湖的一个半岛和一个离岛,两地一直互相争锋内斗、第三方面是洞庭碧螺春的品种上优势不大没有龙井43这样的官推良种;最后是洞庭碧螺春的采摘制作还是以手工形式为代表,可推广性相对较低,综上原因多方面影响,洞庭碧螺春就是还有知名度,但是品牌效应落后了一些。

今年我本身预购了东山碧螺春和西山碧螺春,因为倒春寒担心品质,退掉了西山款,喝了一款国非遗传承人施跃文先生的洞庭碧螺春,继之前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认知,本篇来做下分享。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

洞庭碧螺春原产于苏州市太湖区的东侧,洞庭山的东西山,这里是有太湖水汽滋养,是天然的宜茶区。东山岛和西山岛也等于在竞争真正的洞庭碧螺春本源。

一般而言,目前茶友的共识是东山岛的碧螺春更能代表洞庭碧螺春。像本篇喝的国家非遗传承人施跃文先生是东山人,碧螺春的两个巨头品牌碧螺牌、三万昌牌都是东山的品牌,所以理论上东山碧螺春的价格会更高。东山的白玉枇杷每年也跟西山的青皮枇杷争长短,也是一个道理。

洞庭碧螺春的品种与栽培

洞庭碧螺春之所以只在东西山有,是因为东西山传统茶树是跟果树间种的,一般是有大型的枇杷树杨梅树,果树下种茶树。果树可以为茶树遮荫,落叶为茶树提供了天然的腐殖质,果树茶树根系相连,所以洞庭碧螺春一直有故事,说茶叶自带花果香气来自果树。更有甚者,说茶树吸收了果树的果子香气。当然后者是吹牛的,因为采摘茶叶的时候,果树是不会结果的。

传统的洞庭山本地茶树叫群体小叶种,是当地有性繁殖,种子种在果树下的土品种,叶片小,芽头小,发芽晚,适合制作碧螺春。

而随着近代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洞庭碧螺春产量需求的增大,东西山也种早茶种,最典型的是小山种和乌牛早。小山种外形茶条跟群体小叶种很像,是选育出的一个良种,比起群体小叶种,小山种发芽更早,更抗病抗寒,但综合滋味是不如群体小叶种,但这种差异,除了洞庭碧螺春研究到一定程度的资深茶友,是感知不出来的,所以市面上没人卖茶说自己小山种,只要叶子小,都叫自己小叶种。

乌牛早作为国家级良种,也是种到了东西山,东西山有卖早茶和晚茶,早茶是小山种跟乌牛早、晚茶是群体小叶种。一般来说群体小叶种更正宗,但早茶晚茶都是符合国标要求的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的采摘标准与加工工艺

洞庭碧螺春的采摘与加工工艺,都是高度依赖手工的。

采摘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精品的洞庭碧螺春还有个老太太摘叶子的过程,当地15元/小时,请一些老太太把采摘好的青叶,人工处理至一芽一叶的完美状态,顶级碧螺春就是需要老太太初加工。现在很多卖价便宜的碧螺春,就是会故意原料省略这一步,卖得更便宜,但碧螺春极致花果香就是需要这样的手工过程取最鲜嫩的精华。

碧螺春的传统炒制,也是一锅出全手工,从杀青到手工搓毫,到最后的文火焙干。全手工意味着这个茶高度依赖炒茶师傅对火候、香气、毫毛的极致把握。不过目前碧螺春大家看各种互联网网红拍的视频,会有偷手的情况,目前大部分东西山价格不高的洞庭碧螺春制作也都偷手,然后宣传全手工,具体就是碧螺春杀青后的造型环节用机器,搓毫后的文火焙干环节用机器,但拍视频拍一下杀青和搓毫,让大家看着是全手工的茶,目前各种茶农网红卖的1000-2000/斤的洞庭碧螺春普遍是偷手,然后宣传全手工。

洞庭碧螺春价格高,确实有一部分是高在手工带来的人工成本。

洞庭碧螺春与炒青

洞庭碧螺春是有国家标准的地理标志产品。

根据标准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三级以下是炒青,一般而言茶农的明前碧螺春都是特一和特二,清明之后的就是一级到三级,三级碧螺春跟炒青本质区别也不大了。

洞庭碧螺春国非遗早茶品鉴

洞庭碧螺春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1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施跃文,施跃文先生在东山岛有东壹茶坊,可以喝他们的茶,往年他的非遗亲制比较便宜,今年涨价涨了不少,也走了新媒体路线,我想提高下自己对洞庭碧螺春的认知,也就买了他的茶。

当时也没问,到手看到生产日期是2025年3月20日,也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群体小叶种,而是一款早茶,小山种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外观特点就是卷曲成螺,小巧精致,表面绒毛丰富,茶毫好看。

碧螺春冲泡最适合用玻璃杯,75-80度的热水打底,上投法放茶,如果先茶后水,头道汤就会浑浊,因为茶毫实在太多,信阳毛尖也是同理。

茶毫提供了充足的鲜味,啜吸茶汤,甜味,有一定的嫩香,可以理解成花果香气。但是茶汤略有涩底,鲜味又在不断化开涩感。这里的涩就是来自小山种的品种,同时小山种还有特点是秒沉底,群体小叶种一般上投是缓慢沉底。

茶汤泡开呈嫩绿色,很是好看。

碧螺春的茶是一颗颗芽头,极小极嫩,一斤碧螺春,小叶种小山种要有几万颗芽,喝它也是一种茶叶里的奢侈品。

我这个非遗亲制的早茶,料子也是有问题,出现焦尖发红,一方面应该是受到了倒春寒的一部分影响,一方面的采好没有及时杀青制作,茶有些氧化,总体来说,虽然有点瑕疵品,以及品种不是群体小叶种。但碧螺春的鲜味嫩香,鲜如湖蟹的感觉,这款早茶都很好得体现了出来。

总体来说,还是有遗憾,打算后续再喝喝看群体小叶种的茶。

碧螺春的品牌款推荐

目前碧螺春还是有不少川贵绿茶冒充的情况,四川蒙顶甘露贵州都匀毛尖,两个名茶都是在模仿碧螺春的过程中出现的,所以对新手来说,买茶农碧螺春是有踩坑风险的,入坑建议还是先选品牌款,主要考虑碧螺牌和三万昌两个老牌子。

经典热门款有碧螺牌的特二碧螺春,不过品牌款在1000左右价位基本也都是不保品种的,早茶种居多。如果初次尝试,我是建议选各品牌的特二级。

至于高货,更建议是爱上碧螺春,考虑识别茶农产品,不建议品牌,碧螺春还是依赖手工的工艺,老师傅更重要。

平价款可以选品牌的炒青,基本上江苏炒青也有嫩香、清香的类似碧螺春香气,但滋味会更浓强,苦涩度更高,总体来说性价比高,不过花香果香跟鲜味就会弱,炒青也没有毛茸茸的外观。

尾巴

碧螺春算是绿茶的鲜嫩代表,是极致嫩采,也是颇有特色,综合品牌价值虽然有些弱势,总体还是值得学习品鉴的历史名茶,如果我喝到比较好的群体小叶种,打算后续更新下小叶种的碧螺春传统味,不过跟小山种估计是不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