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大全网

土葬与火葬:哪种葬法更引人关注?

发表时间: 2024-09-05 18:16

土葬与火葬:哪种葬法更引人关注?

编辑:草莓兔

国家主张殡葬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开始走上一条先进开放的路,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文化,革新充斥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一个方方面面都在进步的改变确实为中国的飞速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今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然而人生有这样一个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死亡。常言道入土为安,由于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土葬的习俗流传至今,直至今日,在一些农村及城镇的周边依然依稀可见一座又一座的坟包矗立在人烟稀疏的角落。

信源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处:深化殡葬改革 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今年的八月份,中华名族共和国民政部发布了这样一则关于殡葬改革的文章,其中表明当今政府对整顿传统丧葬的决心,以及想要推行新型殡葬形式的想法与展望。

国家为何要着手大力整顿这不起眼的丧葬行业呢?其中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

改良传统丧葬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老一辈的思想里讲究个"入土为安“,按老祖宗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死后不能"落叶归根",那这个的"后世“也会不得安宁。

"魂归故里“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执念,倘若有哪家的子女不这么干,就会被迫背上"不孝”的帽子,为了不被别人指指点点不让先祖跟着"蒙羞“,也由着这样的思想进行安置。以至于中国数千年来依旧沿用着传统的土葬方式悼念逝者,即使在当今殡葬方式多种多样的现在,土葬仍旧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顶流”。

信源来自于澎湃新闻:殡葬改革,让“归去”更文明

既然土葬思想这么根深蒂固,国家又为何要大费周章的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原因有几点:

首先就是土葬带来的铺张浪费。

传统的土葬可不仅仅是挖个坑把人埋进去那么简单,其中的步骤和忌讳那可是相当的复杂。主要分为三层:1.下榻;2.人碱;3.伴亡

简单来说就是死者仪容衣冠的打理,闭棺和闭棺前的准备以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悼念环节。中间步骤繁琐异常,除了需要准备的东西繁琐,整个过程历经的时长也远超其他丧葬形式。

信源来自于天山网:一边被坑,一边攀比——部分农村地区高额殡葬费乱象直击

其中从棺材再到最后摆宴的花销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就棺材来说吧,什么金丝楠木,檀木种类层出不穷,价格也是高的"吓人“。而由于"死者为大“的思想,殡葬行业根本没有定价讲价这一说法,价格多少全凭老板的良心,因此也诞生出了"棺材本“一说。

第二点就是对土地面积的占用。

要知道中国可是一个人口大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可人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土地却只有那点儿,"躺不下“的可不就占用了耕地了吗。

表现在农村和小城镇就是占用耕地,到了城市就会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整体风貌。试问哪个城市周边和犄角旮旯里冒出几个陌生的坟包不吓人,而对于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城市更是会影响城市的美观,把游客吓跑。

第三就是滋长封建迷信。

但凡有点钱,人们就会努力自己过得好点,"到了那边”也一样,谁不想风风光光的找一处"风水宝地“让别人羡慕羡慕?因着这样的思想也滋生出了一个民间行业:"风水师傅”。

然而真正持有国家颁发的道士证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借着道士的名义坑蒙拐骗,宝地没找到,钱被骗了不少。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环境的污染

要知道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人体的整个组成也涵盖了无数的微生物和菌群。活着的时候,肠道里面的菌群被称之为益生菌,帮助人体进行生长代谢,死后这些菌群都会回归它们的本职,变成各种各样的细菌消耗死者的肉体。

在未来的一个月中,它们分解人体的过程中会产生无数的有害气体液体,直至尸体失去所有养分耗尽,表面上看尸体会经历膨胀,腐烂,直至变成一副枯黄的骷髅头。

倘若没有生物干预,这个过程会污染着方圆几米的水源和土地,给附近生活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

那火葬就一定靠谱吗?

至少相比土葬来说优点大于缺点。

在老一代人的思想里,提到"火葬“那是万万不可以的,认为是"挫骨扬灰”,死后也"不得安宁“,然而事实真正如此吗?

首先从费用和流程上来说,火葬的优点就多一点。火葬完毕后师傅直接将死者放在骨灰盒里,讲究点的可以在殡仪馆找专人帮忙举行一个悼念仪式,把亲朋好友邀请过来吊唁,基本半天就可以结束了。

节省费用的同时也简化了流程,省心省力还不耽误正常工作。

其次,对于火葬以后的安置地点地区政府也会进行定点划归,有专门的公墓园或者骨灰安置处。悼念方便的同时,交通也便利太多。

并且购买悼念材料也不要太轻松,墓园旁一般会有专门的店铺,购买方便的同时价格也相对公道,不用担心被"坑“的问题,毕竟也没人敢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狮子大开口。

除此之外,墓园里也会雇有专人进行打理,保障逝者的"身后“体体面面,风风光光。

那么火葬就一点弊端没有吗?

也不尽然,火葬毕竟需要经过高温炉的焚烧,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些许污染气体,只是相比土葬来说,污染的情况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再则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房价一路猛窜,除了房屋住宅的费用高昂,墓地的花销也是水涨船高,甚至划下来价格一度超越活人的。

信源来自于澎湃新闻:去世后遗体变成肥料,家属还能领回去种树种花


如果实在介意也可以尝试其他更多的安葬形式,近几年兴起的海葬,树葬,还有最新研究出来的遗体堆肥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各色各样总有一种适合面临选择的人们。

结语

古人云:人死如灯灭。从古到今都有想法通透的人,殡葬形式的转变更多的是人们背后对于死亡的看法及态度的变化

对于葬礼的举办,与其说是办给逝世的人,更多的是给尚在世间的亲朋好友一个道别走出的机会,那么既然这样最后的形式又有什么分别呢?

望所有人都能走出悲痛,拥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