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3 09:5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风起有因,叶落有果。
人们为风赋予了时光的变奏,轻盈悠扬,狂放激烈,都是风在不同时刻的表现。
同样,人们也为叶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从嫩绿的新芽,再到枯黄的飘落,每一片都在描绘着生命的轨迹。
但自然界的奥秘,始终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
那一缕不可见的微风,虽然轻柔,却足以推动叶片的飘落,让人感知季节的变化。
连锁反应的背后,隐藏着自然万物的无尽遐想。
任何一滴水分的滋养,都能成就鲜叶最终的可贵价值,最终才能品尝到香醇的茶汤。
后台收到一位茶友提的问题:“用快出水的方式泡白茶,味道不会特别淡吗?”
茶汤滋味的变化多端,正是丰富内质的体现。
快出水的方式,对白茶究竟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今日便来为诸位逐一展开。
《2》
内质丰富的白茶,快出水才能体现清新雅致。
楼能建得多高,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稳 固,茶叶的优越品质,离不开生长环境与制作工艺的坚实基础。
白茶内质丰富,搭配快出水的冲泡方式,才能真正展现出纯粹本味。
云雾缭绕的高山产区,这里的白茶在纯净环境中生长,受到温和光照与雨露滋润,叶片生得细嫩而饱满。
细密的一层白毫,起到了天然的保温作用,包含着丰富的茶氨酸。
制作过程中,日光萎凋与低温慢烘将营养物质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使得优质白茶的本身实力,不容小觑。
干茶与沸水接触的一瞬间,白毫受到冲刷纷纷掉落,内含物质持续往外析出,茶香瞬间四溢,馥郁而迷人。
此时,快出水的冲泡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它如同一道屏障,起到了拦截作用,确保茶汤中的物质含量均衡,每一冲都能展现出细微而丰富的风味变化。
茶多酚和咖啡碱,作为所有类型茶叶的基础物质,分别赋予了茶汤苦味与涩感。
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它们的存在,但只要茶水比例均衡,冲泡手法到位,就能让茶氨酸快速浸出,均匀口感。
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带来的是清甜鲜爽、层次丰富的滋味,最能体现出白茶的原汁原味。
这样的一杯茶汤,色泽清澈透亮,香气高扬持久,口感饱满圆润,怎能被称为味道淡呢?
《3》
什么程度才算快?每一冲都要快出水吗?
十几秒、一分钟,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只是转瞬即逝的瞬间。
但茶叶内含物质析出的速度,远远比想象中的更快。
从开始注水到大部分茶汤倒出,整个过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8秒以内,才是冲泡迅速的真正体现。
如果是缺乏经验的新手,初次尝试时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因而可以稍稍放宽标准,总用时不超过10秒即可。
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求成。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领悟,技术自然会慢慢精进,最终达到又快又稳的境界。
用盖碗泡茶,除了速度要快之外,还要确保整个过程的流畅性,不能出现任何停顿。
时刻保持专注,用心感受每道茶汤的变化,才能确保每一次冲泡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再回到另一个问题,盖碗泡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吗?答案并非绝对,主要还是视情况而定。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白茶的内含物质不断被消耗,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大约七八冲后,滋味开始变淡属于正常现象。
此时出汤速度放缓一些也无大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个人喜好,增加坐杯时间。
茶叶中剩余的内含物质,有更多机会溶解在茶水中,让茶汤滋味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续。
总之,在泡茶的过程中,快出水永远是基本准则。
根据实际情况,稍作灵活调整,更有助于白茶焕发出最佳表现。
《4》
一开始就闷泡才能体现茶味,这样的白茶必然有品质缺陷。
品质较差的白茶,内含物质少得可怜,遵循正常的快出水方式,也只能勉强榨取出一杯寡淡无味、近乎清水般的茶汤。
产区环境较差,制约了茶叶的生长与发育,再加上制作过程中的工艺不到位,营养物质损耗了大半。
储存时的疏忽,如环境潮湿、阳光直射等,更是让这些茶叶的品质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速内含物质的流失与变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同样的水质、盖碗、冲泡方法,劣质茶的表现也无法与优质茶相提并论。
长时间的闷泡,也只是让这些品质不佳的茶叶在表面上有些许改善,但作用依旧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苦涩成分的大量释放,虽提升了茶汤浓度,但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作为支撑。
在闷泡的茶汤里,同样也喝不出醇厚饱满的口感,享受不到生津回甘的体验。
能够呈现的,只有单一浓烈的苦涩味,持续三四冲后,再也榨取不出更多的物质,依旧回到了单薄无味的原样。
这样的劣质茶,不仅无法给人带来任何享受,也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
因而,那些大肆宣传闷泡好处、试图掩盖茶叶品质缺陷的茶商,茶友们还需多加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真正的好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滋味物质与多变的香气层次,根本不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闷泡来凸显。
用沸水均匀浸润干茶,做到快速冲泡,就能带来令人陶醉的多重体验。
内质匮乏的白茶,无论人们如何用心改造,也毫无发展潜 力可言。
《5》
面对一款白茶,冲泡时采用快出水的方式,既是对茶叶品质的检验,也是对好茶的尊重。
内质有序释放,优质白茶更能展现出纯正本味,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口感,最是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而空洞的劣质茶,快出水的方式像是一面镜子,将其本质暴露无遗,才会出现味道寡淡,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各种传言和争议面前,实力不俗的优质白茶,自然无需多言。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