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翻出珍藏5年的白牡丹散茶,打开罐子瞬间心凉半截——本该蜜甜的茶香全成了潮湿的旧报纸味!反倒是角落里压成饼的寿眉,撬开时飘出的枣香惊动了整层楼邻居。咱就是说,存白茶真不能光看心情!
散茶的"温柔陷阱"
像我这种近几年爱囤散茶的人,总觉得原叶形态更天然。前年把3斤白毫银针存在紫砂缸里,结果南方梅雨季过后,茶叶摸着像受潮的棉花。茶农朋友一句话点醒我:"散茶就像羽绒服,蓬松好看但特占衣柜,稍不留神就发霉"。
饼茶的"两面人生",春茶这三点才要真正的注意
- 压饼是"时间加速器
2018年我同时存了散茶和饼茶,今年开封对比吓一跳:同原料的饼茶转化出明显药香,散茶却还是青草味。原来压饼时叶片高温蒸软后再压饼,相当于部分茶叶被破壁,就像给茶叶开了条发酵快车道。 - 藏饼要防"夹心骗局"
去年在茶展买过低价老茶饼,外层油润发亮,撬到芯子才发现霉斑。现在存茶饼都学精了:每一两个月个月把茶饼拿出来透半天气,就跟晾晒被子一个道理,确保茶叶有足够的干燥环境和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茶叶更好的呼吸和转化。 - 家庭存茶"空间杀招"
我家80平老房子深有体会:10斤散茶要占半个衣柜,压成饼只要鞋盒大小。教各位个妙招——把茶饼装在月饼铁盒里,既能防潮又能当凳子坐(当然不可能去坐哈)。
最后来个存茶黄金公式(自创版本)
- "三防"基础包:防潮柜+铝箔袋+食品级脱氧剂(我用的都是儿子零食包里的干燥剂)
- 定期"茶体检":每年雨季后开箱检查,对着阳光看茶毫是否泛油光
- 转化加速术:存散茶注意环境干燥一些,不要杂乱,因为散茶太容易串味了。存饼茶如果有感觉可以搭配老陈皮(千万别用新鲜柑橘),这样的茶吸附老陈皮的味道,那茶叶泡起来更香。(喜欢原味的茶就别放啦)。
最后问问大家哈:你存茶时遇到过哪些"惊悚现场"?是发现珍藏多年的茶叶长毛?还是意外收获惊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