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8 11:14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摆上一碟翠绿的腊八蒜。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大蒜不仅风味独特,西班牙维戈大学研究还发现,其在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俗话说“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家常烹调中,大蒜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它还自带许多养生光环。
抗氧化。大蒜中含有2%的大蒜素,还富含蒜氨酸,有助清除自由基,防止细 胞氧化。大蒜中的酚类化合物,如咖啡酸、阿魏酸等对抗氧化也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B6、硒等,能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进一步提高抗氧化能力。朱毅表示,大蒜的抗氧化特性不仅有助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保护脑细胞。
抗炎症。大蒜素作为大蒜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物质的产生;维生素C、硒等对免疫系统有益,可增强机体抗炎能力,从而减少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疼痛与肿胀。
抗菌。大蒜具有刺激性和脂溶性,如果体外涂抹,能穿透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令细菌死亡。它还能与细菌内的巯基酶竞争性结合,抑制这些酶的活性,阻碍细菌生长与繁殖。大蒜的抗菌特性可缓解炎症性肠病、细菌性肠病、泌尿系统感染,对于患有头癣、足癣等真菌性皮肤病的患者来说,如用蒜泥稀释剂涂抹局部也有一定效果。
降脂。大蒜素作为一种硫化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成。大蒜中富含的其他硫化物,可参与脂质代谢调节,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糖水平。
大蒜除了可以直接生吃外,经腌制和发酵而来的泡蒜同样对身体有好处。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和圆光大学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发酵的大蒜提取物对血管很友好。摄入30~60分钟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泡蒜提取物组的血压和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变化,大脑局部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并通过改变外周血流速度提高了体表温度,使血液循环和血液灌注均得到改善。
朱毅表示,经腌制和发酵后大蒜,抗炎、抗菌特性得到了保留。此外,泡蒜使用了醋等辅料,有助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酸甜、鲜辣的泡蒜能刺激味蕾、增强食欲,帮助胃酸分泌、促进消化。需要注意的是,腊八蒜做好后最好放在冰箱里密封保存,一方面低温密封环境可减少大蒜素的降解,尽量多地保留营养成分,保证大蒜的脆度;另一方面,冰箱保存还提供了避光环境,可以防止腊八蒜中的蓝色素和黄色素分解,使得其始终呈现绿色。
除了腊八蒜以外,不同做法和吃法的大蒜也有其独特的健康优势。生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如果是捣碎成泥,最好放置10~15分钟后再食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大蒜素。腌制、烤制都可以减少辛辣味,便于肠胃不适者食用。煲汤、炖肉时,很多人习惯放进几瓣蒜,这可以起到去除食材异味的作用。大蒜先煸香,再和其他食材一起翻炒,然后加水炖煮。炖煮之后,食材的异味已经去掉,炖煮后大蒜素已经分解,口感不辣,甚至有甜味。
大蒜虽好,也不应贪食。成年人每天食用2~3瓣即可,过量会导致腹泻、腹痛等肠胃不适。大蒜具有刺激性,不宜空腹食用,也最好不要与大葱、烧酒等同样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起食用,和芒果、蜂蜜、大枣等同食有过敏、消化不良等风险,要尽量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