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4-10 14:56
我是黄山脚下土生土长的祁门人,从我记事起我家就种茶树,小时候不懂总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不种大米,爸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让大家都喝上我们种的茶叶是我们的使命,爸爸的这句话一直在我心里!
爸爸种茶也制茶,看着嫩绿的茶芽在铁锅里翻飞,渐渐的缩成条索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一片片的叶子,就是我们祁门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我们家很多的茶园就是爷爷开采的,我小的时候爷爷总爱泡点茶叶一边喝着一边给我讲故事,关于祁红的诞生,爷爷说祁门红茶还要从光绪年间说起,辞官归来的崇安县令余干臣他把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技术,带到了祁门县历口镇,对于世世代代只做绿茶的祁门人来说,红茶是他们完全不能接受的,于是余干臣的由绿茶改红茶,受到了巨大阻力,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读书人胡元龙接受了余干臣的建议,他号召大家开垦荒山种茶然后他又跑去江西修水的宁红产地,花重金聘来了一位技术高超的制茶师傅,借鉴江西宁红的制作技术,终于使祁红以其高香名满天下。爷爷说,余干臣和胡元龙,都是我们祁门红茶的创始人和鼻祖。
在三十年后,祁门红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下金奖。
我们传统的祁门红茶的采摘比较讲究,焙作方式也是很细致的。干的茶呢,细长紧实,外表乌黑油亮,汤色是金汤,喝起来有一股花香,也有人说是兰花香,或是果香,最贴切的还是茶叶本身的香气清甜,这也是我们祁门红茶典型的特点。
祁门红茶--制茶工艺
祁门红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头采是单芽或是一芽一叶,二采基本是一芽二叶了。除了采摘,揉捻工艺也是红茶特殊香气形成的关键。而且揉捻速度和力度的不同,茶汤入口时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接下来的发酵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茶叶中的儿茶素的氧化过程。当茶叶中的青草味道慢慢消失,慢慢散发出花果香的时候,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干燥了。
祁红的干燥分两步,毛火烘干和足火烘干。毛火是使用高温快速烘干茶叶,让茶叶迅速变干燥,停止发酵。足火烘干就是使用低温慢慢烘干,让茶叶中的青草味道挥发掉,保留花果香。
完成上面的这些流程后,才只是完成了祁门红茶的粗制,要想作为商品拿出去卖,还要经过更加考验制茶功夫的精制过程。按工艺可分为工夫红茶、毛峰和香螺这三种。祁门工夫红茶又能分为好几级。
祁红的泡法分为简单泡法和工夫泡法两种:
简单的泡法就是把水烧到90—95℃,在茶壶中装好茶叶,倒入烧好的开水,40~45秒之后,倒入茶杯,先闻一闻茶的香味,再一口一口品品茶。
泡功夫时,步骤则是下面这样的:
①备好茶具
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②观赏茶叶
打开茶样罐,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③烫杯热罐
将烧热的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④投茶
按1:50的比例把红茶放入壶里面。
⑤洗茶
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⑥祁门红茶第一泡
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⑦鲤鱼跳龙门
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⑧游山玩水
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⑨喜闻幽香
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⑩品啜甘茗
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才能探知茶中滋味。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泡茶方式太浪费时间了,只有友人相聚或是时间充足的朋友才会泡功夫茶,大多数人都是抓一把茶叶放在水杯里,热水一到,一喝就是一整天,直到茶叶没味,其实这样喝茶也不是不对,只是品不出茶叶的那个“味”,要想真正的品尝一款茶的滋味,还是要泡工夫茶。
用不同地方的水,用不同水温泡茶茶味都会不一样,比如用85℃水冲泡,则茶汤花香清扬;100℃水冲泡则醇厚如蜜,尾调带着松烟香。这让我想起了爸爸说的:"好茶是会说话的",原来茶水温度的微妙变化,也会让同一款茶有不同的滋味。
现在在短视频上看到很多五花八门的祁门红茶的喝茶方法,都让我这个老茶客不得不服——原来这片古老的茶叶,正在用新的方式续写着。从祖辈的竹篓到如今的机械生产线,变的只是生产形式,不变的是茶汤里流淌着的,属于祁门人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