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课堂:黄茶鉴赏与保存技巧

发表时间: 2019-05-28 21:01

尚课堂:换个角度看茶人生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特殊的“闷黄”工艺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滋味甘醇鲜爽、耐冲泡。

不同的黄茶所用的闷黄工艺不同:鲜叶揉前堆积闷黄,如湖南宁乡的伪山毛尖;初复烘后闷黄,如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

具体来说,黄茶的产生来自妙手偶得。在炒青绿茶制作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的主产区是湖南,湖南岳阳君山和宁乡伪山是两大黄茶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潇湘黄茶数两山”之说。此外,安徽金寨,湖北远安,浙江平阳,四川蒙顶山等地也有少量产黄茶。由于黄茶量少工繁,因而市场上的高档黄茶都价格不菲。

黄大茶

黄大茶是以采摘的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主要包括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黄小茶

黄小茶是采摘精细芽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北港毛尖、伪山尖,温州黄汤等。

黄芽茶

黄芽茶是采用精致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制成。主要包括: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黄茶中的名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岩

北港毛尖

绿源毛尖

霍山黄崖

温州黄塘

黄茶味甘性平,有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中医认为,在秋季,饮食中应使用“抗干燥不油腻”的产品。黄茶不冷或不热,正好符合这一特性。秋季气候干燥,往往会伤人阴津,很可能使人皮肤干涩、鼻燥、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声音嘶哑和咳嗽。秋季饮黄茶,不仅能消除体内余热,使人体神清气爽;而且还能生津润燥,改善因“秋燥”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

黄茶属于沤茶,在闷黄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所谓消化酶就是将体内食物分解,并且促进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的一种酶,而食物能否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又是由消化酶的数量决定的。因此,经常饮黄茶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对脾胃健康大有好处。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以及超重肥胖的人,黄茶都是非常适宜饮用的茶品。

黄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饮对预防食道癌有一定功效。

保存黄茶时,可在茶叶袋中放入保鲜剂并密封,以隔绝空气。要将含水量拉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最佳含水量约为7%;一般情况下,茶叶保存在5-6℃为好(将温度控制在5℃左右,保存不“发醉”或轻“发酵”茶叶的质量较好)因为茶叶在高温或常温条件下可加快衷化速度,很容易陈化,从而影响黄茶的品质。故可以把茶叶用铝箔袋装好再放入易拉袋中,然后再在外面套一个干净的塑杆袋并扎紧,直接放入冰箱内储存,并注意避免与其他食物一起冷藏,以免茶叶吸附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