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茶之圣经的续集:一篇让人大开眼界的文章

发表时间: 2021-03-18 07:30

都说陆羽的茶《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要说我们茶人人手一本,应该是不夸张的。

再说陆羽,应该也是茶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了,这个人其实一生也挺坎坷的,陆羽名羽字鸿渐。陆羽少年时根据《易经》为自己算卦,算出来的卦名叫什么“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陆羽的名和字也就算是这么来了。陆羽一生的行迹可谓是遍布现在大半个中国,尤其在江西,浙江和广东活动的时期较长,在江西时,号为东岗子。在浙江一带,人称竟陵子。在广东时,又称桑苎瓮。

陆羽在后面的自传里说道,自己没有生父母,被遗弃在野外。幸得竟陵龙盖世住持——【智积】禅师收养。其实,被收养后的生活并不好过,他在1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寺院,投身到一个杂戏班中,扮演丑角,受欢迎的同时,他自己还编写了《谑谈》三篇,在“伶人”很快就出了名了,受到时的太守李齐物的赏识,赠送了他一些诗书,并且介绍他到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在读书期间经常煮茶烹茗,逐步掌握了一套烹点品茗茶的技艺。

后来又得到了新任司马崔国辅的赏识,“与之游处凡三年”,年仅20岁的他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学识广博、精通茶艺的士子。

而后,自21岁起,开始四处奔波以收集和考证茶事资料。耗时数十年著写《茶经》的思想准备与物质基础,则得归因于他在24岁时结识的忘年之交与人生贵人——浙江吴兴杼山寺住持【皎然】,他可是谢灵运的第十代子孙。除了皎然大师外,陆羽还结识了不少名士文人,如颜真卿、崔国辅、皇甫冉、李治等。他们为陆羽《茶经》的创作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可谓一个人的圈子有多重要茶圣的朋友圈)

可是,尽管大家熟知陆羽以及他的茶《茶经》,但鲜少人知道《续茶经》,可以说,《续茶经》记录了中国的茶事变迁,陆羽《茶经》写于780年,而陆廷灿《续茶经》初创于武夷山,完成于1734年,历时约17年。

陆廷灿为什么编写《续茶经》?从时间上说, 《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时间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瓢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茶经》所说大不相同。

当今几款很有名的茶,比如西湖龙井,陆羽《茶经》就没写到,说浙江的茶,陆羽认为“杭州下"。可见,杭州的茶,陆羽对它评价并不高,陆羽写《茶经》时龙井茶还没有。

是宋代上天竺主持、一个叫辨才的和尚开种的,唐代的陆羽不可能写宋代才有的茶。

《续茶经》就写到了龙井茶,引用了清代陆次云《湖螺杂记》: “龙井茶,作豆花…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论于齿烦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再如云南普洱茶,陆羽也只字未提。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云南还不在唐朝的版图内,云南以及贵州四川局部当时是属于南诏国的。陆羽没去过云南,当然不可能写云南的茶。到了陆廷灿的时候,南诏国已消亡,云南已经是清朝疆土的一部分,《续茶经》就写到了: "普洱茶出元江府普润山…"

《茶经》中甚至连武夷茶都没写到,陆羽是否去过武夷山?一种说他没去过,一种说他在完成《茶经》之后去过,但不管怎样,武夷岩茶在《茶经》中一字未提。

陈廷灿在《续茶经》中多次提到武夷茶,这与他在清康熙五十六至六十一年( 1717-1722年)任崇安知县有关。崇安县就是当今武夷山市。于政事之余,陆廷灿常临乡村,遍访农事, “每以茶事下询,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间,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

《续茶经》中,武夷茶占了其中相当篇幅。《续茶经》丰富和补充了《茶经》中的许多内容,仅"八、茶之出”一章,陆羽只对唐代15个道中5个道的产茶地进行记述,对其他3个道的茶产地,只是一笔带过。而《续茶经》则摘引了近百部茶著、茶文, “茶之出”覆盖到全国15个省份。时隔千年,陆廷灿广引博征撰写《续茶经》意义非常。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陆廷灿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但是《续茶经》问世,距今也将近300年。这些年里,中国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获经》《续茶经》里,陆羽和陆圳提到的那些茶和产茶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哪些地方的好茶, 《茶经》《续茶经》里还没有写到?

比如《续茶经》中写到王新城《陇蜀余闻》 : "蒙山在名山县西十五里,有五峰,最高者日上清峰。其蔽一石大如数间壓,有茶七株,生石下,无缝轉,云是甘露大师手植。

这位甘露大师叫吴理真。有文字记载,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即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的吴理真。

“蒙顶天下雅” 。晨钟暮鼓,山路上还有萤火虫飞来飞去,山里的那种清雅恬静非常难得。蒙顶山的秀雅古朴幽静还有多少? 《续茶经》中记录的环境会不会因为一些人的急功近利而有所破坏?

陆灿的《续茶经》还写到过各地好茶。比如他摘录了一干多年前李肇的《唐国史补》中的记载: "风俗非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

霍山出黄茶;有人说安徽有“三黄" :黄山、黄芽、黄梅戏,可见黄山黄芽之声望。《续茶经》问世近300年,今天的许多好茶,在陆廷灿那时还没有,比如南京雨花茶。南京种茶的历史很早,在唐代已有人在雨花台、牛首山和栖霞山一带种植茶叶,陆羽曾专门考察栖霞寺茶叶的种植、培制情况。但雨花茶却是1959年才试制成功的。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雨花茶,在1734年的《续茶经》里当然不可能写到。武夷山现在有的茶,当年陆狂灿写《续茶经》时也没有;比如金骏眉,是这些年才有的品种;如云南普洱茶,《续茶经》虽然写到过,但在这两百多年里,也有大变化,最明显的是熟普工艺,普洱熟茶是1973年以后才有的。

从公元780年的《茶经》到1734年的《续茶经》中国茶的变化很大;从1734年的《续茶经》到今天,中国茶的变化也很大。

如果说中国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世界语言的符号,那茶就是最佳选择。时代在进步,茶树茶叶也在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茶人写出让子孙后代受益的茶之文化瑰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