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寿山石:名家精品、雕工俏色,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时间: 2019-10-10 09:30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近日,石耀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作品展在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举行。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乡一带,从1979年第一届至2018年第七届,大师名家们以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无穷的石韵情趣,展现出寿山石雕丰富的文化内涵。

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腻,色彩斑斓多姿,兼备观赏、收藏、投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品收藏中重要的门类之一。

什么样的寿山石才值得收藏

好的寿山石作品要有怎样的元素

福赐人间,寿山善伯洞石,林发述作

名家名作

精品才是硬道理

在如今的寿山石市场中,大师级的名家石雕作品总是不乏高热度,这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家本人经过市场检验的“行业地位”所决定,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家一直呈现稳定的价值上升趋势,具有长线持有的保值、增值的特点,所以在寿山石市场的“硬通货”地位十分稳固。

资源时代

越稀缺越珍贵

稀有度是艺术品市场永恒不变的规律。

寿山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型”的艺术品,同样面临着稀缺性材质匮乏和不可再生性的影响。

所以在材质极端稀缺的情况下,石材的重要性,往往是投资中最需要关注的要点,而自然资源越少的石材,价格自然攀升的也就越快。

牧童,寿山乌鸦皮田黄石,郭懋介作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以克论价的“田黄”,在寿山石拍卖市场上,田黄的“碾压式”地位有目共睹,而即便在市场最为低迷的时期,田黄仍然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最热门的板块。

如今田黄石资源日渐枯竭,市场上已经多年不见大块原石,藏家们也“惜田如金”,对于质佳通灵、品相上乘的田黄一直保持着孜孜以求的热情。

田黄之外,荔枝虽然出产时间并不长,出产量也不小,但因为石农的疯狂开采,仅开采一年就绝产了;

欣喜雀跃,寿山芙蓉石,冯久和作

而在芙蓉大家族中,也存在某一单类品种的稀少,曾经在市场上制造过芙蓉热潮的神品将军洞、千禧芙蓉晶就是其中的代表;相对低调的五彩芙蓉虽然比不得将军洞或芙蓉晶全面爆发的人气,但那种五彩融炼、温柔纯顺的气质亦让人倾心以加。

材质优越

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并重

寿山石论“出身”,但无论产自哪个矿脉、哪个坑口,值得收藏、值得高价投资的,都是那些质色俱佳的优质石品。

譬如田黄,论出身,没有比田黄更尊贵的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田黄的价格都能冲上高位,质地优劣不一,那么价值也会显现出高低差异。

因而,不论是何石种,“石材的高质量”才是王道,如芙蓉的雍容稳重、坑头的莹澈纯净、旗降的坚韧凝结……

这些特质都是一类石种在质地上所能呈现的“极致”,而好的材质,配合讨巧的题材和用心的创作,自然会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铁拐李,寿山奇降石,林元康作

雕工出众

才是“潜力”黑马

工艺是提升材质本身价值的最重要的手段,对寿山石这类注重艺术、人文价值的品类来说更尤其如此。

寿山石雕“重材质”而不“唯材质”,一件作品在被赋予准确的艺术表达和精湛的工艺技巧之后,其价值可以得到好几倍地提升。

因此,在市场上,"名家"总是人们搜求的热点,艺术家本身“知名度”和“行业地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艺和艺术的高度和水准。

罗汉,寿山高山石,周宝庭作

在“大名家”之外,寻求有实力、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之作,也是寿山石收藏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原因在于,这类中青年雕刻家的作品本身就拥有一定的接受度和受众基础,而随着艺术家本身的“沉淀”和“成长”,其作品还会有很高的升值潜力和上行空间,这点也是他们的作品备受藏界看好的重要原因。

俏色巧妙

身价倍增的砝码

除了质地,对“色彩”的看重,也是寿山石赏玩的主流方式之一。

一直以来石界十分崇尚的“巧色雕”就反映了这一点。

红色圣地,寿山高山石,郭功森作

这类雕刻手法,是利用原石的固有色泽、色形加以构思,对作者雕刻技艺与创作理念是一种考验,而一块石头若有巧色处理,也往往是身价倍增的砝码。

出于对特有石材的取巧和分色,甚至也发展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比如雕刻大师林发述开创的“苞雕”技法。这件荔枝洞石伏狮罗汉摆件,就是比较典型的苞雕取俏作品,对于原石来说,石色的通灵干净、石形的厚重饱满本身是石料价值的一种标准。

《呵护》 楚石 林亨云作

而此作在取俏的亮点之外,又有过硬的材质保障其价值,这种基于原石价值和工艺价值的双重保障,自然能够吸引大部分藏家的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