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室“封存”600年的金丝雀:宫廷的宝藏

发表时间: 2022-01-06 14:27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胎体上用细扁紫铜丝掐挂各种花纹,再把珐琅质料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国内并无统一定论,但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其缘起于元代。相传是成吉思汗在13世纪下半叶,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时,他们俘虏了一大批拥有高超技艺的手工艺匠人,其中便有当时懂得烧造“大食窑”器物的匠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珐琅釉料。

帝王御用 镇殿之宝

景泰蓝自元代传入中国以来,历经明清,600年从未走出皇宫。特别是明清两代,帝王们在紫禁城内特设御用监、造办处,专门为皇家制作景泰蓝,所有御用工匠终其一生只能掌握其中一道工序,108道工序冠绝天下,清中期以前非皇亲贵胄、肱股之臣都从未见过景泰蓝的真容,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金丝雀”。

明代景泰皇帝在色彩方面独辟蹊径,研制出一种宝石般的蓝色,制成后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设无不以景泰蓝制作,成为太和殿、乾清宫等各大宫殿的镇殿之宝,象征帝王唯我独尊、唯我独享的尊贵气质和王者风范。后世还用景泰皇帝的帝王年号来命名这门艺术,它就是景泰蓝!

清代乾隆皇帝对景泰蓝情有独钟,小到汤匙、戒指,大到梵华楼2m高佛塔,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皇家正式宴会,只有乾隆一人的餐具是景泰蓝,下面的王公大臣、后宫嫔妃全部是不同等级的瓷器、玉器、金银器,足见景泰蓝贵如帝王,等级高于其他所有艺术品类。

皇家造办 不计工本

景泰蓝兴盛于明朝景泰年间,虽然景泰帝只在位7年,但是已经有了“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的美誉!

到了清朝,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和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康熙十九年于武英殿、养心殿设立造办处;康熙五十七年,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专门制造宫廷器物,从此景泰蓝的等级上升到了顶峰。

养心殿造办处

在明清宫廷中,皇帝对铜胎掐丝珐琅器极其重视,不惜重金从千里迢迢的阿拉伯地区进口珐琅材料,还用制作钱币的材料“铜”来打造器物胎体,且给皇家制作铜胎掐丝珐琅器的御用工匠的工钱相当于彩瓷工匠的300倍,用料名贵,不计工本。

清乾隆掐丝珐琅鹦鹉连雀笼

历代帝王都对景泰蓝痴迷不已。明代帝王在紫禁城内特设御用监,专门为皇家制作珐琅器,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直接将明代御用监改为造办处,并在紫禁城武英殿设立珐琅作,专门制作珐琅器,后来改归养心殿造办处。在此期间,重要的宫廷景泰蓝,基本都是在皇帝亲自授意下制作的。

珐琅一出 必是天价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是一出生就被打上“御用”烙印的宫廷艺术,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品,更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近年来,景泰蓝屡屡现身国内外拍场,价格屡创新高、一路飞涨,曾被收藏界严重低估的景泰蓝,迅速成为了一骑绝尘的拍场传奇。

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

2007年,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卡纳兹在巴黎佳士得拍卖行以652.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529万元)拍下了这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刷新了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清乾隆御制掐丝珐琅多穆壶

2008年,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以9072万元拍出了一对从英国回流的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多穆壶”,直接创造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2010年12月1日,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出现在中国香港,刘銮雄以1.29亿港元将这对栩栩如生的丝珐琅双鹤香炉收入囊中,再次刷新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正式开启了中国景泰蓝亿元时代。

钟连盛作品《华夏盛世尊》拍得1280万

2021年由钟连盛大师创作、北京市珐琅厂出品的《华夏盛世尊》拍得1280万,创下当代景泰蓝最高拍卖纪录,价值与文物相当!

这被皇室珍藏了六百余年的工艺宝藏,一经现世就注定不凡。近年来更是屡创传奇,它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