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真的只有枯死时才有价值吗?

发表时间: 2017-12-23 09:29

崖柏

壮年崖柏树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曾因数量稀少未被发现宣布为灭绝物种,21世纪初在重庆大巴山地区发现少量植株,属于濒危物种,禁止采伐。但是根据CCTV官方报道,所谓的太行山崖柏和植物学上的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并非一物,太行崖柏实为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侧柏。

崖柏是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Thuja)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原产于北美和东亚,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false arborvitae)近缘。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毬花著生于枝端,雄毬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毬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毬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16毫米(约1/2吋),有4~6对(或3对,多至10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


展开内容

  • 1形态特征

  • 2分布范围

  • 3生长习性

  • 4经济价值

  • 根雕艺术

  • 药用价值

  • 园林绿化

  • 5保护现状

  • 6植物文化

  • 7其他资料

  • 8崖柏之歌

  • 9打磨方法

  • 10辨别真假

  • 11鉴别崖柏

1

形态特征

高5-6(10)米,树皮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雌雄同株,花单性,单生小枝顶端。球果椭圆形至卵圆形,长6.0-6.5毫米,当年成熟。种子扁平,两侧具薄翅。

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

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未见成熟球果。本种与朝鲜崖柏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叶无腺点。

2

分布范围

侧柏(T. orientalis, 即东方崖柏或中国崖柏)原产亚洲,为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具优美对称的树冠,约高10米(33英尺)。因为它具直立的枝条、垂直排列的扇状小枝系和具6~8顶端钩状的毬果鳞片而被一些专家画归侧柏属(Biota)。

崖柏属的其他亚洲种还有日本鲜崖柏(T. standishii, 即日本香柏;金字塔状乔木,在原产地高15米,具淡红棕色树皮和亮绿色叶)、朝鲜崖柏(T. koraiensis, 灌木或小乔木,高近10米,枝条开展,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银色)等。崖柏木材淡黄色或淡红棕色,质地轻软而耐用,芳香且易加工。巨柏(T. plicata, 即巨崖柏、大侧柏)是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金钟柏(T.occidentalis, 即美洲崖柏)的木材亦常用。

分布

产中国重庆城口,生长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层浅薄、岩石中。

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脉,燕山山脉悬崖峭壁中,存在已枯死千百年的崖柏树根、树干,多用于根雕、根艺原料。

现状

濒危种。该种是1982年在重庆城口县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标本的。由于森林已经被砍伐,以后曾多次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最近又被重新发现,且于重庆城口县悬崖上现存一定量的崖柏及枯死之遒枝。

3

生长习性

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4

经济价值

根雕艺术

崖柏华北地区太行山脉岩石缝中枯死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之强力吹刮,使其形成了奇特的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木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而成为根雕、根艺的最佳材料。

燕山山脉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长,造型舒缓,平和舒展,大部分有密度高,油性大的特点,香气芬芳,醇厚浓郁,有长时间存放,味道更佳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根雕,摆件底座,枕头,佛珠上好原料。

植物级别

特级崖柏:造型优美,自然大方,石缝里的根和树干一体,枯死百年以上的。

一级崖柏:一定是树头或根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无光泽包浆。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

纹理成流水状或樱树团状,质地坚硬,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形状的全天然艺术品。

通常此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纤维如牛肉丝;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浅黄棕色纤维,带深红棕色油点,树龄间油点为15~25层,截面形状如蚕。此类崖柏油分最好,如煲水做茶,汤色略黄,清香怡人,回甘甜美;如置于家中,身安神稳,造型优美,鬼斧神工。是收藏家和一些养生人士的最爱,且价格不菲。

二级崖柏:枯死时间略黄,有舍利干带白皮,心材浅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色转变为深黄红色,且明显带油性。显微镜可见树龄间纤维承乳白色,排列细密;截面类似竹子纤维,带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成深黄色。

通常此类崖柏挥发性油量大,闻起来有一股浓烈松节油的味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香味因氧化变为清香。

崖柏香气可净化空气,舒缓神经,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抗肿消炎,延缓衰老。可做熏香、浴足、美容。

三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于土地里的崖柏树。由于土里水分营养丰富,生长环境宽松,树木生长快,水分大,油性少。树根生长成自然状;白皮完整或带少许舍利;心材红棕色,带湿,水分重,易开裂;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纤维乳白色,排列明显稀疏并夹杂有气孔;截面像漂白过的竹子纤维,略带黄色油质孔;油质孔内有少量黄白色油质,氧化后

四级崖柏:崖柏枯死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经风吹日晒油分全失。或是其它无油性柏木。此类崖柏五香味或有木香味。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于水面。

药用价值

一:安魂、定魂——能明显改善失眠多梦,其香味可提高血液含氧量,使人精神愉悦。在日本,柏木香气被誉为“空气维生素”,有癌症专家让病人在柏木林中进行保健治疗。用崖柏做熏香让崖柏的香气环绕在病人周围,可以改善病人心情,提高免疫力。

二:排毒、养颜——《本草纲目》载:“可利水道,兴阳道”。崖柏五行属金,能助肺气,合皮毛;崖柏饮片冲茶泡酒,可润肠祛油,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美颜润肤。

三:抗炎、解毒——崖柏芳香之气,能净化空气、杀灭细菌和病毒,具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崖柏精油对虫蚁叮咬、无名肿痛有奇效。《中国药典》载:“蜀东有痔疮者,坐柏木,止痛消肿奇效;其木煮水,泽头发,治疥癣。

园林绿化

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

5

保护现状

濒危种。该种是1982年在重庆城口县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标本的。由于森林已被砍伐,以后曾多次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被重新发现,且于重庆城口县悬崖上现存一定量的崖柏及枯死之遒枝。

6

植物文化

2012年7月26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在城口县咸宜乡明月村7组杨家岩意外发现一株崖柏树,这株崖柏生长在一处绝壁之上,其根部深深的探入崖壁缝隙之中,将整株树牢牢地固定在悬崖之上,由于地势险峻,无法靠近,调查人员只能通过目测方式对这株崖柏进行测量,测得崖柏地径为1.2米,树龄约500-600年,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到的崖柏而言,发现这样粗大、古老的崖柏单株尚属首次,崖柏堪称崖柏“树王”。

崖柏,属柏科崖柏属植物,仅产于我国重庆的城口县大巴山南麓,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法吉斯城口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历尽艰辛,终于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由于崖柏的结子母株非常稀少,自然更新困难。群现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急待加强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这株崖柏“树王”,更加肯定崖柏的原产地为大巴山,也更加增强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一般人对崖柏的拯救和繁育的决心。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柏科:崖柏属

树龄:220年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保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全世弃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

此树位于重庆市开县关坪乡新元村。

2011年4月25日

重庆开县境内日前发现一株高约30米、围径2.37米的崖柏,成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高大、粗壮的崖柏。

重庆开县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建修2011年4月25日告诉记者,这棵“世界崖柏之王”位于开县关坪乡,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的初步估算,其树

龄约为100年。

四川花萼山发现"活化石"崖柏种群:

崖柏——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已灭绝的植物物种,于日前在位于四川省万源市的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被大面积发现。

记者昨日从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崖柏属于松柏科,长有松果型的果实和柏树一样的枝叶,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它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在白垩纪繁盛一时,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对于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重要价值,但环境的巨变和近亲繁殖导致这种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面临生存危机。1892年,一位法国传教土在重庆市城口东南部咸宜溪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上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其木质坚韧、轻巧、耐腐,果实枝叶形态优美、香味四溢,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关于崖柏的最早记录。但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尽管人们多次找寻,崖柏却仿佛消失了,不仅没有活的植株被发现,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记录。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世界受威胁植物红录,崖柏被宣告灭绝。

据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介绍,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经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鉴定确认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调查工作、寻找崖柏分布区域。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东南角,原标本采集地干带又发现大面积崖柏集中分布区。据初步估算,该地区至少现存崖柏5000株以上,集中分布在大约2000亩的区域内。这些崖柏已有数百年的树龄,都生长在距地面数十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的崖缝中,由于养分稀少,绝大多数崖柏都不到10公分粗细,高度也仅在3米以内。

资料显示,1999年,重庆市城口发现崖柏野生植株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从此改写了崖柏的历史。2002年,重庆开县再度发现野生崖柏。由此,重庆被认为是世界仅存的崖柏分布地。极危物种。

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说,保护这些“活化石”是当务之急。从已知的情况看,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崖柏林在分布面积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是已经发现的较大的崖柏种群。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感到兴奋的同时,还面临不少的困难——要保护这片崖柏林需要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7

其他资料

编辑

收藏

崖柏是当今极为火热的收藏品之一,下面就说说如何收藏崖柏。

看油性 油性越大越好,注意不要买到湿料,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并有浸润感,色泽明媚的油分是最好的。

看密度 崖柏的比重和形态越重越好。极品陈化崖柏会沉水,放入水中会“咚”的一下沉到底,比重与花岗岩有一拼,硬度也相当大。

看颜色 棕红色为上品,看起来有厚重感。

看包浆 极品的崖柏至少生长了500年以上。这种崖柏表面会形成一层厚达一厘米的包浆层,而新采伐并且在人工条件下陈化的崖柏,表面的包浆层就要薄得多。好的崖柏“白皮”面积不会超过表面积的1/3。

看年轮 年轮细密程度决定了崖柏的生长年限,大于1厘米就不可能是陈化崖柏了,通常来讲越密越好,因为崖柏生长环境恶劣。生长速度缓慢,好崖柏往往年轮细如发丝。

闻香气 极品崖柏的香气清远悠长,韵味十足。[1]

等级

一级崖柏:一定是树头或根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无光泽包浆。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

纹理成流水状或樱树团状,质地坚硬,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形状的全天然艺术品。

通常此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纤维如牛肉丝;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浅黄棕色纤维,带深红棕色油点,树龄间油点为15~25层,截面形状如蚕。此类崖柏油分最好,如煲水做茶,汤色略黄,清香怡人,回甘甜美;如置于家中,身安神稳,造型优美,鬼斧神工。是收藏家和一些养生人士的最爱,且价格不菲。

二级崖柏:枯死时间略黄,有舍利干带白皮,心材浅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色转变为深黄红色,且明显带油性。显微镜可见树龄间纤维承乳白色,排列细密;截面类似竹子纤维,带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成深黄色。

通常此类崖柏挥发性油量大,闻起来有一股浓烈松节油的味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香味因氧化变为清香。

崖柏香气可净化空气,舒缓神经,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抗肿消炎,延缓衰老。可做熏香、浴足、美容。

三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于土地里的崖柏树。由于土里水分营养丰富,生长环境宽松,树木生长快,水分大,油性少。树根生长成自然状;白皮完整或带少许舍利;心材红棕色,带湿,水分重,易开裂;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纤维乳白色,排列明显稀疏并夹杂有气孔;截面像漂白过的竹子纤维,略带黄色油质孔;油质孔内有少量黄白色油质,氧化后

四级崖柏:崖柏枯死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经风吹日晒油分全失。或是其它无油性柏木。此类崖柏五香味或有木香味。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于水面。

相关新闻

一、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相关内容:

二、TOM科技网相关报道:

崖柏是我国特有的“国宝”植物,8年前,专家以为它从地球上消失了,把它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抹去。可是昨天,

该株活崖柏的“主人”陈奕洪告诉记者,这株崖柏其实是经过植物专家紧急抢救而“死而复生”的。

2001年,陈奕洪在四川深山里发现有一株被大水冲下来的死崖柏。他把这株崖柏捡回家去,请来植物专家悉心照料,没想到它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成为罕见的在人工照料下成活生长的崖柏,非常稀奇。

他现在准备尝试用崖柏的种子繁殖,等技术成熟后,就可以推广人工种植崖柏了。

陈奕洪说,他这次之所以带着这株宝贵的活崖柏到文博会上亮相,就是希望崖柏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大家共同来保护这种堪称“国宝”的珍稀植物。

据悉,崖柏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层浅薄、岩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是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

考察新发现

崖柏2012年7月26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在城口县咸宜乡明月村7组杨家岩意外发现一株崖柏树,这株崖柏生长在一处绝壁之上,其根部深深的探入崖壁缝隙之中,将整株树牢牢地固定在悬崖之上,由于地势险峻,无法靠近,调查人员只能通过目测方式对这株崖柏进行测量,测得崖柏地径为1.2米,树龄约500-600年,就目前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到的崖柏而言,发现这样粗大、古老的崖柏单株尚属首次,崖柏堪称崖柏“树王”。

崖柏,属柏科崖柏属植物,仅产于我国重庆的城口县大巴山南麓,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法吉斯城口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历尽艰辛,终于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由崖柏的结子母株非常稀少,自然更新困难。群现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急待加强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这株崖柏“树王”,更加肯定崖柏的原产地为大巴山,也更加增强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一般人对崖柏的拯救和繁育的决心。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柏科:崖柏属

树龄:220年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保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目前全世弃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

此树位于重庆市开县关坪乡新元村。

2011年4月25日

重庆开县境内日前发现一株高约30米、围径2.37米的崖柏,成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高大、粗壮的崖柏。

重庆开县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建修2011年4月25日告诉记者,这棵“世界崖柏之王”位于开县关坪乡,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的初步估算,其树

龄约为100年。

四川花萼山发现"活化石"崖柏种群:

崖柏——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已灭绝的植物物种,于日前在位于四川省万源市的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被大面积发现。

记者昨日从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崖柏属于松柏科,长有松果型的果实和柏树一样的枝叶,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它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在白垩纪繁盛一时,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对于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重要价值,但环境的巨变和近亲繁殖导致这种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面临生存危机。1892年,一位法国传教土在重庆市城口东南部咸宜溪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上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其木质坚韧、轻巧、耐腐,果实枝叶形态优美、香味四溢,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关于崖柏的最早记录。但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尽管人们多次找寻,崖柏却仿佛消失了,不仅没有活的植株被发现,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记录。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世界受威胁植物红录,崖柏被宣告灭绝。

据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介绍,今年4月11日,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经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鉴定确认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调查工作、寻找崖柏分布区域。近日,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东南角,原标本采集地干带又发现大面积崖柏集中分布区。据初步估算,该地区至少现存崖柏5000株以上,集中分布在大约2000亩的区域内。这些崖柏已有数百年的树龄,都生长在距地面数十米、上百木的悬崖峭壁的崖缝中,由于养分稀少,绝大多数崖柏都不到10公分粗细,高度也仅在3米以内。

资料显示,1999年,重庆市城口发现崖柏野生植株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从此改写了崖柏的历史。2002年,重庆开县再度发现野生崖柏。由此,重庆被认为是世界仅存的崖柏分布地。目前,世界自然联盟将崖柏评为世界级的极危物种。

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说,保护这些“活化石”是当务之急。从已知的情况看,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崖柏林在分布面积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是已经发现的较大的崖柏种群。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感到兴奋的同时,还面临不少的困难——要保护这片崖柏林需要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8

崖柏之歌

编辑

您以绝迹的孤傲

在悬崖边站立

以根雕的造型紧蹬大地

岁月的风霜雪雨

编织成您的龙鳞戎装

紧裹您的化石般的身躯

您苍劲的枝臂如笔!

书写生命密籍

以独一无二的仰望

俯视足不远至的学究

以震撼时空的沉默

证明生命不会绝迹

我紧贴您坚贞的胸膛

倾听您远古的胸音

领悟了生命的真意

我想从密集的针脉里

搜索您春 夏 秋 冬的故事

阅读你古往今来的履历

啊谁是你千百年守望的情侣?

您以松的态势

相伴日月

以柏的苍郁

纵横时空

您的沧海桑田中

可否也有远古的情愁

和伤心追忆您是否也是为了那个

重逢的约定

才在这里永远的伫立

我紧贴您坚贞的胸膛

倾听你远古的胸音

领悟了生命的真义

我想从密集的针脉里

搜索您春 夏 秋 冬的故事

阅读你古往今来的履历

啊谁是你 千百年守望的情侣

谁是你 千百年守望的情侣

9

打磨方法

编辑

打磨方法群里已公布的有很多种,我所知道的有以下六种

方法一:钢丝刷

钢丝刷一定要选那种钢丝很细很柔软的,我当初不知道买了一把钢丝较粗的刷子,结果很伤纹理。

方法二:自制勾刀

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理纹理的凹槽,虽然有用,但是极其费时费力。

方法三:角磨机+砂纸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没有纹理的崖柏打磨之用,如打磨一块手把件、镇尺、枕头等,千万不可用来处理有凹凸不平的那种纹理,会给你全部打磨平的。

方法四:手电钻+杜邦丝花头

这种方法适合打磨凹凸不平的纹理(如流水纹、菩萨云纹等)。花头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是玩家打磨崖柏必备之利器,淘宝网上可以搜索到。

方法五:喷砂

这种方法能够处理很多手工不能打磨到的死角,打磨比较全面,缺点是会把崖柏原材质上的纤细、超薄链接等千百年的岁月留迹等打掉15%,并在崖柏表面形成细小的颗粒点,使作品完工做不到九分天成一份人工!另外喷砂机的价格也较贵,不适合新手和一般的玩家用。

方法六:水枪

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清洗崖柏的生瘤和表层灰尘杂质,不能用于崖柏的表皮打磨。

这六种方法可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我所知道的适合初级玩家打磨崖柏流程

第一步:将崖柏泡在水中两个小时以上。

第二步:用杜邦丝花头打磨,一定要尽量顺着纹理打磨

第三步:用砂纸轮打磨,一定要尽量顺着纹理打磨

第四步:用羊毛轮抛光

打磨崖柏是件需要耐心、细心和体力的活,一般打磨好一件中小型崖柏摆件(高度35至60厘米)得需要两天至五天的时间,新手打磨耗时更长,如果你坚持不了那还是直接买成品算了。你为了体验打磨乐趣可以先买件小料练手,做些手把件什么的。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查看缘之源的文章。

崖柏产于三座大山。崖柏产于太行山、太白山和大巴山的高寒崖壁地带。

崖柏具有四个“极致”的特征。

崖柏有四个重要特征:极细腻的纹理、极丰富的油脂、极芳香的气味、极生动的造型。这四个“极”,是任何植物所无法同时具备的!崖柏的鉴定,也是显浅易懂的。

10

辨别真假

编辑

第一,外形。要从外形来判断,崖柏的根是扁的,其他柏树的根是圆的,因为崖柏的根是长在岩石的缝隙中的。崖柏的树和枝或弯曲旋转,或瘤,或枝杈很多。

崖柏老料表面灰白色,没有白皮,里面全是红料,带白皮的料,白皮很薄一般两三毫米左右,开料前香味不大,开料后香味细柔绵长,令人回味无穷。崖柏开料后,里面黄红色,纹理细腻,百转千回,非常美观!崖柏密度比平常木材高,沉水,即使小料拿在手里也非常压手。

第二,香味。从崖柏的香味上来判断崖柏的真假,从医学角度来说,崖柏里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类和酚类化合物、有机酸、多糖、木脂素、鞣质、树脂、无机元素等,具有止血、镇咳祛痰、扩张支气管、抑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故而真正崖柏的味道是一种浑厚的药香味,不刺鼻。而侧柏的味道则有一种酸酸的刺鼻的味道。真正的崖柏是没有酸味的。

第三,很少有虫蛀。因为崖柏味道的特殊性,即使干枯几百年,也不会有虫子嗑咬,所以真正的崖柏是不会出现虫子眼洞的。

11

鉴别崖柏

编辑

1.看油性油性越大越好,注意不要买到康料,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并有浸润感,色泽明媚的油分是最好的。崖柏是含精油量比较高的植物,大约在9.5%。通常好的边角料,锯末都不浪费,用来提取崖柏精油。

2.看密度:崖柏的比重和形态越重越好。极品陈化崖柏会沉水,放入水中会“咚”的一下沉到底,比重与花岗岩有一拼,硬度也相当大。

3.看颜色:棕红色为上品,看起来有厚重感。

4.看包浆极品的崖柏至少生长了500年以上。这种崖柏表面会形成一层厚达一厘米的包浆层,而新采伐并且在人工条件下陈化的崖柏,表面的包浆层就要薄得多。好的崖柏“白皮”面积不会超过表面积的1/3。

5看年轮:年轮细密程度决定了崖柏的生长年限,大于1厘米就不可能是陈化崖柏了,通常来讲越密越好,因为崖柏生长环境恶劣。生长速度缓慢,好崖柏往往年轮细如发丝。

6.闻香气:极品崖柏的香气清远悠长,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