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的艺术

发表时间: 2023-05-30 10:16

昨天谈喝酒,今天谈喝茶。其实是一套流程,往往不喝茶的人,在喝完酒后也要抿两口,然后坚定的说一句“好茶”。

还是惯例,不上纲上线,我说的不是研究性文字,只是凌乱记载想法,随兴记录感受。

说到喝茶,这个命题承载的文化意义有点太厚重了,我是驾驭不了,只能说说喝茶的口味和历史。

我喜欢喝毛尖,什么五峰、信阳的,我一概不分,全凭口感。如果要宽泛了说,只要是绿茶都行,我喜欢绿茶的清香。像普洱,这种发酵过的茶(也有不发酵的)有股特殊的味道,喝不习惯。当然这些见仁见智,跟有些人喜欢香茶一样,不强求一样,各自对味就好。

前段时间天气好,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小孩,户外喝茶聊天,惬意的很。但是我这人想事情喜欢研究,对于喝茶的缘由原来零散的知道一二,但好奇心让我网上查找了一些知识点,分享大家。班门论斧,专业人事欢迎指点。



我们国家对喝茶的研究历史悠久,每种茶用什么容器喝,怎么喝都有一套流程。而对于味道搭配早在晏子春秋》就有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当时的人们就注意到了茶的调配。

说到历史上的茶,不能不说欧洲人,毕竟他们接触茶的历史也有几百年。欧洲人最早接触茶的记录里,也涉及到了中国人饮茶的内容。在现存的资料查找,欧洲的英国人于17世纪上半叶在东方开始了与茶的接触,但是是通过荷兰将茶进入了英国本土,当时的茶是和咖啡一起销售,有些茶甚至放在了药品商店里,并且非常昂贵。

就算这样,茶的独有香味依然让英国人趋之如骛,英国上流社会对茶的喜爱超越茶的本身,一场华丽的聚会饮茶是必须的环节,正式由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喜爱,茶慢慢的在英国传播开来,成为大众的一项社交饮品。

扯远了,还是说说我们的饮茶习俗。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茶礼有缘,古已有之。直到21世纪,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汉族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明代张源所著的《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对饮茶方式做很好的解答。

我前面也说了,三五好友郊外喝茶,闲聊雅趣。但是,真正的喝茶方式、茶的类型和环境还是有讲究的。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

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以上知识点为网络摘抄,共同学习,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