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黄茶:金奖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3-08-21 16:27


一座云雾缭绕满眼皆绿的茶山,一场艳惊全场来自黄茶的盛宴,一次旗鼓相当的交锋,今年,在万众瞩目的“北川苔子茶杯”第八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中,荷堂茶学出品的“湔江黄”牌湔江黄茶过五关斩六将,荣获金奖。



谈到这个“金奖”,荷堂茶学创始人、国家一级评茶师和制茶师何丽荣莞尔一笑,她表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湔江黄茶因为目前产量有限,能供应给茶客的量极少,所以作为传统非遗技艺的“湔江黄”并未做过多的宣传。在收到“北川苔子茶杯”第八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的邀请时,何丽荣及其团队都在外地学习提升,并未将重心放在此次比赛上,所以只是托人将参赛茶样经过简易包装后邮寄过去,以供各位评委品评指导。



奈何湔江黄茶品质过硬,干茶绿黄油润、白毫明显,冲泡后汤色浅黄透亮、香气清透,伴有高山花蜜香,滋味香醇生津,叶底鲜活灵动......在全国各地共110份参赛茶样中脱颖而出,荣获殊荣。



穿越千年

探寻黄茶历史
JIANJIANGHUANG


湔江黄茶制作技艺是复兴唐代彭州贡茶仙崖石花制作技艺而成的彭州黄茶制作技艺,彭州黄茶制作技艺早在唐代就十分优秀。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里记述:“剑南(四川省)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由此可见,彭州茶在川茶和全国茶行业中的地位。


陆羽《茶经》节选


陆羽盛赞的彭州贡茶仙崖石花就属于黄茶类,明代,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工艺、颜色、香型等属性把茶分为六大类。元明后,因仙崖石花对茶叶树种、土壤、温度、湿度、制作工艺等的要求太高,以及社会经济形式发生变化和其他地区茶业的崛起等原因,彭州黄茶的生产日渐凋落,技艺也渐渐失传。



坚持不懈

手作复兴黄茶
JIANJIANGHUANG

优秀制茶技艺失传成为彭州茶人的痛,于是,对中国茶制作技艺有较深研究的成都荷堂茶学创始人何丽荣决定带领团队复兴仙崖石花技艺。2017年何丽荣拜师蒙顶黄茶专家蒋昭义老师学习和研究中国黄茶文化,跟随四川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全国第一个取得“一种蒙顶黄茶加工方法”发明专利的陈昌辉学习黄茶制作技艺。



手工制茶的背后是技艺之美,手工制茶的技艺之美首先来自于制茶者的敬业态度,手工制茶的过程是像画家画画、诗人写诗等都在进行艺术创作,只是创作过程所遵守的媒介和规律不同。制茶者在制作出一杯内心中最满意的茶品,需要对工艺的熟悉程度和原料本身的了解程度达到一定的见解高度。



在黄茶师傅们的指导和上百次的试验下,湔江茶人何丽荣终于利用彭州山区的有性系中小叶种老茶树,研制出和中益气,立体香、复合味的彭州黄茶,并于2019年4月将彭州黄茶注册为“湔江黄”。



2022年,荷堂茶学何丽荣团队研制的龙门黄小茶在“中国第七届黄茶斗茶大赛”中,以绝对的优势荣获全国特别金奖(全国仅2名);今年,“北川苔子茶杯”第八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中“湔江黄”牌湔江黄茶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湔江黄”走出彭州,享誉川内外。



精益求精

悠悠茶香历久弥新
JIANJIANGHUANG


“湔江黄”为何能在众多中国茶中崭露头角并获得认可?答案在于它的独门技艺。湔江黄的原料采自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山,群体种,茶园按照自然农法种植,人工除草,不施农药、化肥,并取得茶园种植有机认证,产品通过欧标检测。



茶青为早春头采鹅黄色嫩叶,以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为采摘标准,并遵从“十不采”原则,保证生叶品质的质量。以非遗传统黄茶制作技艺制作,初制阶段经过萎凋、杀青、闷黄、干燥等10多道工序完成。



成品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化后再次复火精制,这个过程也正如学者对于知识的追求,不急于一时,不慌忙结论,有很多东西,需要时间去慢慢验证。



工艺改进期间大家彻夜不眠,批评与自我否定,个中滋味犹如茶味苦尽甘来。



时间,给湔江黄的不是老气横秋,而是更多的柔和典雅、含蓄内敛,哪怕泡上几颗,喝上一天,也不会觉得味寡。如同知性人士的不张扬外露,清和高洁的气质,对每个问题总会有自己的见解,那种睿智、成熟的魅力散发着悠悠茶香。



沏一壶湔江黄

品手作韵味

体会百味人生



期数:2821期

图:何丽荣 彭州市文化馆 天下茶友网 茶行生活

编辑:刘欣 责编:刘代萱 编审:叶韬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 孙小洁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