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工艺:根雕艺术的“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之美

发表时间: 2021-07-07 19:21


福建传统工艺之美

——“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的根雕


吴志跃 陈萍萍 / 文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时期,人们就已会雕刻木像,使用树根、竹根制作饰品。


战国时期,出现了可以称为根雕作品的《辟邪》与《角形器》,汉晋时期,根雕制作由简到繁,从制作实用小品发展到繁杂的人物、花鸟、大型摆件等。


隋唐时期,根雕受到贵族、士大夫、文人青睐,创作注重自然美。


宋元时期,根雕不仅在宫廷与民间发展,也出现在石窟庙宇中,各种树根被雕刻成佛像。


明清时期,是根雕技艺繁盛时期,出现不同的根雕流派,根雕精品频出。





根雕作品


根雕作品



根雕具有独特的审美旨趣。根生于土,大地孕育,天然造化,其形诡谲,以根材为料进行雕刻,须顺其根的形态、结构、色泽、纹理,成其自然之美。


根形的千变万化,非人力可控,以根塑像,难以求全,从而使根雕产生别具一格的残缺之美。


曲折变化、粗细不等的根枝,斑驳的虫蛀朽坏,粗糙的沟槽筋脉,光滑细腻的纹理等构成了根雕的线条之美。


根雕虽天成占七分,但亦少不了人工去雕琢。无人问津的树根,正是有了根雕艺术家的发现、构思立意、加工创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从而具有艺术之美。




根雕作品



福建多密林,有得天独厚的根材优势,如龙眼根、荔枝根、茶树根、杉木根、榕树根等。


福建又是传统的木雕制作地,根雕技艺成熟。明朝末年,福建长乐人孔氏就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行雕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根雕作品。


福建根雕一大特色就是着色讲究,作品多采用仿古处理使其黑里藏红,红中透亮,给人一种端庄凝重、古老质朴之感。


当然也存在注重表现根的木色、纹理、着色浅或不上色,追求天然韵味的作品。


题材多为神话传说中的老翁、仕女、八仙、福禄寿星、观音、弥勒、达摩、罗汉等。



清雕茶树根《达摩渡孟姜通》




这尊清雕茶树根达摩渡孟姜通高66厘米;孟姜,高52.7厘米;达摩,高27.3厘米;禅杖,通长57厘米,通宽11厘米;座,通长54厘米,通宽26厘米,高12.6厘米。


孟姜女,头结高髻,戴花,长鬓下垂,柳眉秀目,戴耳环,面端庄丰满,开小口含笑若语。肩披巾,身着长裙曳地,背负葫芦,葫芦结带饰花系二桃,左手弯贴腰侧,右手托一长瓜,收于胸前,躬身垂首,面向达摩。


达摩头顶光秃,脑后分留四绺短发,凸额蛮眉,深眼,高鼻,虬髯,面容消瘳,张口含笑,神态安祥,身着长衫,长裤,衣袂褛褴,袒胸露腹,瘦骨嶙峋,右手握禅杖,上挂串珠,左手撑地,仰坐抬头望孟姜,足蹬履,履跛露趾,左足内收,右足抬起,踏于石阶。


作品经仿古处理色泽呈茶褐色,典雅质朴。人物比例得当,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刀法雄浑有力,刻划精细。





“孟姜女哭长城”是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相传孟姜女为秦朝人,因丈夫范喜良被迫修建长城,便万里寻夫送寒衣,得知夫死而痛哭于长城脚下,城墙为之崩塌,得以发现丈夫骸骨,在与秦始皇作斗争后,逼使秦始皇为其葬夫祭坟,最后投水自杀。


故事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左传》“杞梁妻”,在长时间的传播过程中,故事情节也在不断丰富与发生变化。至明清时,出现孟姜女由葫芦或瓜中出生的情节并在民间流传广泛,因此根雕中的孟姜女背负葫芦,手托长瓜。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被尊为中国禅宗始祖。历史上流传着不少关于达摩的传说,比如“一苇渡江”。相传南朝梁武帝时,达摩由印度航海到广州。


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乘一尾芦苇渡过长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


根雕将达摩与孟姜女组合在一起,是民间故事的杂糅,表现的是渡江的达摩救济度化投水自杀的孟姜女,体现了民众希望善有善报,好人得救的传统朴素思想。


(注:本文作者吴志跃系福建博物院院长,陈萍萍系福建博物院助理馆员)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